地质学课程设置及课程大纲

  • wujing@gucas.ac.cn
  • 日期:2010-12-16
  • 17652
 

				

一级学科课程

地质学(0709)

属性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大纲撰写人

学科基础课

S070900XJ001

高等构造地质学

40

2

侯泉林

S070900XJ002

岩浆岩岩石学

40

2

刘  庆

S070900XJ003

现代地球化学

40

2

许荣华、郭敬辉

S070900XJ004

盆地分析

40

2

琚宜文

S070900XJ005

脊椎动物的进化

40

2

朱  敏

S070900XJ006

近代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学

40

2

刘嘉麒

S070900XJ007

矿床学

40

2

秦克章、范宏瑞

S070900XJ008

变质地质学

40

2

吴春明

 

 

 

 

 

 

 

 

 

 

 

 

 

 

 

 

 

 

 

 

 

 

 

 

 

 

 

 

 

 

 

 

 

 

 

 

 

 

 

 

 

 

 

 

 

 

 

 

 

 

 

 

 

 

 

 

 

 

 

 

学科综合课

S070900XZ001

古人类学

40

2

吴新智

S070900XZ002

古环境学基础

40

2

李玉梅

S070900XZ003

沉积地质学及其应用

40

2

李  忠

S070900XZ004

工程地质学

40

2

尚彦军

S070900XZ005

数值计算方法

40

2

张敏洪

S070900XZ006

地学中的数理方程与数值方法

40

2

于锦海

S070900XZ007

数学地质基础

40

2

赵桂萍

 

 

 

 

 

 

 

 

 

 

学院(系)盖章

 

 

 

学科专家组签字:

 

 

 

 

 

 

 

二级学科课程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070901)

 

属性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大纲撰写人

 

专业基础课

S070901ZJ001

矿物晶体化学

40

2

李永兵

 

S070901ZJ002

成因矿物学

40

2

李永兵

 

S070901ZJ003

火山学

20

1

刘嘉麒

 

S070901ZJ004

岩相学

40

2

史仁灯

 

S070901ZJ005

岩石大地构造

40

2

史仁灯

 

S070901ZJ006

自然地质学

40

2

刘  庆

 

S070901ZJ007

现代实验分析技术(地学)

40

2

马麦宁

 

 

 

 

 

 

 

 

 

 

 

 

 

 

 

 

 

 

 

 

 

 

 

 

 

 

 

 

 

 

 

 

 

 

 

 

 

 

 

 

 

 

 

专业课

S070901ZY001

大陆地壳演化

40

2

翟明国

 

S070901ZY002

现代实验岩石学

40

2

刘  曦

 

S070901ZY003

找矿勘探地质学

20

1

李佑国

 

 

 

 

 

 

 

 

 

 

 

 

 

讨论课

S070901TL001

岩石热力学讨论课

20

1

吴春明

 

S070901TL002

数学地质基础讨论课

20

1

赵桂萍

 

S070901TL003

岩浆岩岩石学讨论课

20

1

刘  庆

 

S070901TL004

成因矿物学讨论课

20

1

李永兵

 

S070901TL005

岩石大地构造讨论课

20

1

吴春明

 

 

 

 

 

 

 

 

 

 

 

 

 

 

 

 

学院(系)盖章

 

 

 

学科专家组签字:

 

 

 
 
 
 
 
 

 

 

 

 

 

 

二级学科课程

 

地球化学(070902)

 

属性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大纲撰写人

 

专业基础课

S070902ZJ001

同位素地球化学

40

2

郭敬辉、储雪蕾

 

S070902ZJ002

岩石地球化学

40

2

周新华

 

S070902ZJ003

环境地球化学

40

2

赵桂萍

 

S070902ZJ004

高等有机地球化学(一)

40

2

孙详玉

 

S070902ZJ005

生物地球化学

40

2

李玉梅

 

S070902ZJ006

地球化学热力学

40

2

吴春明

 

 

 

 

 

 

 

 

 

 

 

 

 

 

 

 

 

 

 

 

 

 

 

 

 

 

 

 

 

 

 

 

 

 

 

 

 

 

 

 

 

 

 

 

 

 

 

 

 

专业课

S070902ZY001

地幔地球化学

20

1

周新华

 

S070902ZY002

实验地球化学

40

2

樊文苓

 

 

 

 

 

 

 

 

 

 

 

 

 

 

 

 

 

 

 

讨论课

 

 

 

 

 

 

 

 

 

 

 

 

 

 

 

 

 

 

 

 

 

 

 

 

 

 

 

 

 

 

 

 

 

 

 

 

 

 

 

 

 

 

学院(系)盖章

 

 

学科专家组签字:

 

 

 
 
 
 
 
 

 

 

 

 

 

 

二级学科课程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070903)

 

属性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大纲撰写人

 

专业基础课

S070903ZJ001

层序地层学

20

1

陈代钊

 

S070903ZJ002

生物进化论

40

2

郭建崴

 

S070903ZJ003

生物系统学原理与方法

40

2

袁德成

 

S070903ZJ004

新生代地质年代学

40

2

游海涛

 

S070903ZJ005

古人类学

20

1

吴新智

 

 

 

 

 

 

 

 

 

 

 

 

 

 

 

 

 

 

 

 

 

 

 

 

 

 

 

 

 

 

 

 

 

 

 

 

 

 

 

 

 

 

 

 

 

 

 

 

 

 

 

 

 

 

 

 

 

 

 

 

 

 

 

 

 

 

 

专业课

S070903ZY001

古生态学

40

2

潘云塘

 

S070903ZY002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

40

2

李传夔

 

S070903ZY003

发育生物学

40

2

薛勇彪

 

 

 

 

 

 

 

 

 

 

 

 

 

讨论课

S070903TL001

地外撞击事件与事件地层学讨论课

20

1

侯泉林

 

 

 

 

 

 

 

 

 

 

 

 

 

 

 

 

 

 

 

 

 

 

 

 

 

学院(系)盖章

 

 

学科专家组签字:

 

 

 
 
 
 
 
 

 

 

 

 

 

二级学科课程

 

构造地质学(070904)

 

属性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大纲撰写人

 

专业基础课

S070904ZJ001

构造地质学

40

2

侯泉林

 

S070904ZJ002

能源地质学

40

2

琚宜文

 

S070904ZJ003

区域地质与大地构造学

40

2

肖文交

 

S070904ZJ004

层序地层学

20

1

陈代钊

 

S070904ZJ005

地热学

40

2

袁玉松

 

S070904ZJ006

石油地质学

40

2

袁玉松

 

S070904ZJ007

自然地质学

40

2

刘  庆

 

S070904ZJ008

海洋地质学

40

2

孙宗勋

 

S070904ZJ009

海洋地球物理与海底构造学

40

2

吴时国、丘学林

 

 

 

 

 

 

 

 

 

 

 

 

 

 

 

 

 

 

 

 

 

 

 

 

 

 

 

 

 

 

 

专业课

S070904ZY001

显微构造地质学

40

2

林传勇

 

S070904ZY002

构造地貌学

20

1

刘  静

 

S070904ZY003

活动构造学

20

1

邓起东

 

S070904ZY004

石油动力地质学

20

1

罗晓容

 

 

 

 

 

 

 

讨论课

S070904TL001

盆地与能源研究进展与前沿问题讨论课

20

1

琚宜文

 

S070904TL002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讨论课

20

1

吴春明

 

 

 

 

 

 

 

 

 

 

 

 

 

学院(系)盖章

 

学科专家组签字:

 
 
 
 
 
 

 

 

 

 

 

 

 

 

二级学科课程

 

第四纪地质学(070905)

 

属性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大纲撰写人

 

专业基础课

S070905ZJ001

新生代地质年代学

40

2

游海涛

 

S070905ZJ002

层序地层学

20

1

陈代钊

 

S070905ZJ003

全球变化科学引论

40

2

符淙斌

 

S070905ZJ004

冰川与环境

20

1

丁仲礼

 

S070905ZJ005

古气候学

20

1

丁仲礼

 

S070905ZJ006

黄土与沙漠

20

1

丁仲礼

 

S070905ZJ007

湖沼与全球变化

40

2

游海涛

 

S070905ZJ008

生物地球化学

40

2

李玉梅

 

 

 

 

 

 

 

 

 

 

 

 

 

 

 

 

 

 

 

 

 

 

 

 

 

 

 

 

 

 

 

 

 

 

 

 

 

 

 

 

 

 

 

专业课

S070905ZY001

构造地貌学

20

1

刘  静

 

S070905ZY002

古地磁学与环境磁学

20

1

朱日祥

 

S070905ZY003

古生态学

40

2

潘云塘

 

S070905ZY004

古人类学

20

1

吴新智

 

 

 

 

 

 

 

 

 

 

 

 

 

 

 

 

 

 

 

讨论课

S070905TL001

应用第四纪科学讨论课

20

1

刘嘉麒、游海涛

 

S070905TL002

古环境研究进展讨论课

20

1

李玉梅

 

 

 

 

 

 

 

 

 

 

 

 

 

 

 

 

 

 

 

学院(系)盖章

 

 

学科专家组签字:

 

 

 
 
 
 
 
 

 

 

 

 

 

 

 

 

地质学一级学科(070901)

课程大纲

 

 

 

 

 

 

 

 

 

 

 

 

 

 

 

 

 

 

 

 

 

 

 

 

 

 

 

 

 

 

 

 

 

 

 

 

 

 

 

 

 

 

 

大纲编号:S070900XJ001

高等构造地质学

Advanced Structural Geology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 40/2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构造地质学专业硕士和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课程适当浓缩了传统构造地质学教科书的基础知识部分,重点增加了当前国际固体地球科学研究前沿问题所需要的新知识内容,介绍了一些当前国际国内研究热门课题的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概念,增加了部分实用知识内容和研究实例讨论,并尽量使狭义构造地质学知识向固体地球科学的相关学科进行扩展和衔接,同时注重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为培养跨学科人才打好知识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板块构造基本理论;构造地质学专题;定量研究构造变形的基本方法-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基础;碰撞造山带基本理论和实例分析。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并能解决实际构造地质问题,为将来开展固体地球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板块构造学基础

1.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板块构造地质学基本理论

第三章:构造形迹与成因-几何学与运动学

1. 原生构造:沉积构造,接触关系,沉积构造与变动构造之比较

2. 线理: 类型,成因,a线理和b线理

3. 劈理:破劈理,褶劈理,板劈理,片理;成因分析

4. 节理:类型,成因,与其它构造关系 

第四章 构造岩基本问题

1. 基本类型

2. 构造岩类型

3. 构造岩特征

第五章 逆冲推覆构造

1.几何结构:叠瓦式(前展式和后展式),双冲构造(duplex)

2.组合型式: 背冲,对冲,楔冲; 倾向腹陆式双冲构造(hinterland-dipping duplex), 背形堆垛构造(antiform stack duplex), 倾向前陆式双冲构造(foreland-dipping duplex)

3. 逆冲作用控制下的褶皱作用:断湾褶皱,断展褶皱,断滑褶皱,及其构造环境

4. 逆冲推覆构造发育的主要构造环境

第六章 韧性剪切带

1. 基本类型和几何特征

2. 糜棱岩的特征和鞘褶皱

3. 剪切指向的判定和总位移量的测定

第七章 伸展构造和变质核杂岩

1.伸展构造类型

2.低角度正断层及最大有效力矩准则

3.拆沉作用

4.变质核杂岩

5.伸展构造发育的大地构造背景 

第八章 走滑构造与转换断层

1. 走滑断层特征和类型

2. 走滑断层不同部位的应力状态

3. 走滑拉分盆地、走滑挤压盆地、花状构造、牵引构造

4. 走滑断层与转换断层的区别 

第九章 碰撞造山带

1.造山带的概念与研究历史

2.造山带的成因类型

3.造山带构造样式与大地构造相

4.造山带研究实例

第十章 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基础

1.基本原理

2.常用测量方法

3.应用实例

 

主要参考书

1.        朱志澄主编 1999, “构造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武汉

2.        J. H. Davis and S.J. Reynolds, 1996, Structural Geology of Rocks and Regions.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New York.

3.        D. Robert and Jr. Hatcher, 1995, Structural Geology -Principle, Concept, and                                                                                                                                         

Problem. 2nd Edition. Prentice Hall, En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4.        Hobbs B.E., Means W.D. and Williams P.F., 1976, An Outline of Structural

Geology,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Canada. 刘和甫 吴正文等译, 1982, 构造地

质学纲要, 石油工业出版社. (显微构造、中尺度构造、大地构造,应力和应变

分析等均作了概括介绍)。

5.        J. G. Ramsay M.I. Huber, 1983,1987, Modern Structural Geology, Volume 1,2。

徐树桐译,1991,现代构造地质学方法,地质出版社。(构造分析方面经典教材)

6.        McClay K.K. 1992, Thrust Tectonics.

7.        K.C. Condie, 1989, Plate Tectonics and Crustal Evolution. 3rd Edition. Preramon

Press, Oxford.

8.        肖序常,李廷栋,2000,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与隆升机制。广东科技出版社,

广州。

9.        侯泉林,李培军, 李继亮 著,1995,闽西南前陆褶皱冲断带,地质出版社 北

京。

10.    陈海泓,侯泉林,肖文交, 1999,中国碰撞造山带研究。海洋出版社,北京。

构造地质有关的国内外学术期刊

撰写人:侯泉林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0XJ002

岩浆岩岩石学

Igneous Petrology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 40/2

 

预修课程:

大学岩石学、结晶学及矿物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地质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岩石是地球上最基本的建造,岩浆岩石学是岩石学的组成之一。本课程以岩石成因为主线,将岩浆岩石学与大地构造相结合,讲授岩浆岩领域中的进展,从地球动力学的观点,将岩石的形成和发展置于成盆-造山过程中来阐述。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希望学生掌握岩石学基本原理和进展,为今后开展地质学研究打下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岩浆岩概述

1.主要造岩矿物

2.岩浆岩分类和命名

3.主要岩石化学参数及其应用

第二章 岩浆岩各论

1.超基性岩

2.基性岩

3.中性岩

4.酸性岩

第三章 岩浆岩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特征

1.岩浆体系中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

2.岩浆岩中的锶、钕同位素特征

3. 岩浆岩中的铅同位素特征

第四章 蛇绿岩套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1.大洋岩石圈的结构

2.蛇绿岩套及其剖面

3.蛇绿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第五章 岛弧和活动边缘火成岩共生组合及其形成机制

1.岛弧岩浆活动

2.活动大陆边缘和贝尼奥夫俯冲带岩浆活动

3.俯冲带的热结构

4.共生组合及其形成机制

第六章 板内岩浆活动

1.碱性岩

2.金伯利岩

3.碳酸岩

第七章 地幔柱和大火山岩省

1.大陆溢流玄武岩

2.地球内部结构和地幔柱

3.大火山岩省

第八章 花岗岩类及其形成环境

1.花岗岩岩石学

2.花岗岩分类的进展

3.花岗岩中的包体

4.花岗岩的构造环境分类

 

 

教材和参考书

(1) Myron G. Best.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Petrology, Blackwell Pub.,2003

(2) Harvey Blatt, Robert Tracy. Petrology: igneous, sedimentary, and metamorphic. W.H.Freeman and Company, New York.2001

(3) K.C.Condie. Mantle plumes and their record in Earth history. 2001.

(4)路凤香,桑隆康,《岩石学》, 地质出版社, 北京,2006.

(5)邓晋福,罗照华,苏尚国等,《岩石成因、构造环境与成矿作用》, 地质出版社, 北京,2004

(6)林景仟,《岩浆岩成因导论》, 地质出版社, 北京,1987

(7)邱家骧, 《岩浆岩岩石学》, 地质出版社, 北京,1985.

撰写人:刘 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10年5月31日 

 

 

 

 

 

 

 

 

 

 

 

 

 

 

 

 

 

 

 

 

 

 

 

 

 

 

 

 

 

 

 

 

 

 

 

 

 

 

 

 

 

 

 

大纲编号:S070900XJ003

现代地球化学

Modern Goechemistry

课程属性: 学科基础课              学时/学分: 40/2

 

预修课程:

(1)学习过《普通地质》,《普通化学》《矿物学和岩石学》等课程

(2)具备基本的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知识背景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地质学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科基础课。包括以下4个部分:

(1)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2)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3)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示踪

(4)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上述内容涉及到岩浆作用过程,热液作用过程,表生作用过程,天体和壳幔作用过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希望学生掌握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现代地球化学的主要内容,地球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地球化学方法,以及现代地球化学方法的基本思想,为进一步应用地球化学方法解决地球科学和资源环境方面的科学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同位素年代学基本原理

放射性衰变,放射性衰变定律,放射性平衡及永久放射性平衡

       第二章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K-Ar法,Ar-Ar法,Rb-Sr法,Sm-Nd法,U-Pb法,Pb-Pb法,U-系不平衡法,     其它年代学方法,       稀有气体地球化学

第三章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分馏,同位素平衡理论,碳、氢、氧、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生命元素及其它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在矿床学、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第四章        元素地球化学基础

元素在宇宙和地球中的丰度和分布规律,       元素的起源,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五章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的定义及分类,支配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物理化学定律,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法的应用,以岩浆过程为例。

第六章    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在岩石成因和壳幔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第七章    现代元素和同位素分析技术简介(实习内容)

质谱计的原理及应用,微区、微量分析仪器及应用,包括X光萤光、电子探针以及等离子光谱质谱,超净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及超净化学分离技术

 

参考书:

             (1)G.福尔著,乔广生等译,同位素地质学原理,科学出版社,1983

             (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编,高等地球化学,科学出版社,1998

             (3)A. Diskin, Radiogenic isotope geology, Ca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撰写人:  许荣华(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撰写日期:20106

 

 

 

 

开课编号:S070900XJ004

盆地分析

Basin Analysis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 40/2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沉积地质学、构造地质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矿物学、岩石学与矿床学和构造地质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海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以及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构成一个多学科相结合的知识结构,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寻找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最重要的工作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盆地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当前盆地动力学研究的科学前沿及其进展,提高在野外调查、实验测试和多学科综合分析与模拟的基础上对盆地系统研究及动力学分析的能力,为将来开展盆地研究与相关资源勘探开发奠定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盆地分析基础

盆地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盆地分析历史与现状,盆地分析相关领域,盆地分析思路与流程

第二章 盆地动力学分类及其板块构造背景

盆地沉降机制,盆地动力学类型,盆地在板块构造中的位置及其与造山带的动力学关系,盆山演化,盆地叠加与复合

第三章 盆地构成要素整体分析

完整地揭示盆地地层、沉积、构造等特征,并阐明其历史演化相关关系

第四章 盆地岩石圈结构与深部机制

       盆地基底与深部结构、岩浆活动,壳幔作用、岩石圈变形、热状态及其演化,盆地形成与演化的深部机制

第五章 盆地充填样式与演化分析

       盆地的充填物与充填过程,沉积岩与岩浆岩组合,盆地充填演化,盆地沉降与充填的关系

第六章 伸展盆地及其动力学分析

        伸展构造,伸展模式,盆地类型与特征,盆地的充填样式,盆地动力学机制

第七章 挠曲盆地及其动力学分析

       褶皱-冲断构造系统,盆地的构造变形,盆地的充填演化,盆地动力学机制

第八章 走滑盆地及其动力学分析

        走滑构造,盆地类型与特征,盆地的沉积学标识,盆地动力学机制

第九章 克拉通盆地及其动力学分析

         盆地类型与特征、沉降机制及其演化,盆地岩石圈的特点及与全球构造的关系

第十章 盆地成藏成矿过程分析

盆地流体及其输导系统,油气成藏的流体动力学,煤的富集过程,与盆地流体密切相关的层控金属矿床的形成

第十一章 中国盆山关系及主要叠合盆地概况

中国的构造区划与岩石圈结构、典型盆山关系、主要叠合盆地以及能源资源、沉积矿产资源等形成与分布

第十二章 盆地分析与模拟方法

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方法,现代实验测试技术、计算机与模拟技术

 

主要参考书:

1.Miall A D. Principles of sedimentary basin analysi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92.

2.Busby C J, Ingersoll R V. Tectonics of sedimentary basin. Oxford: Blackwell Science, 1995.

3.Dickinson W R. The dynamics of sedimentary basins. [S.L]: USG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7.

4.Allen P A, Allen J R. Basin analysi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Second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5.

5.李思田,解习农,王华,等.沉积盆地分析基础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 王成善,李祥辉.沉积盆地分析原理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陆克政,朱筱敏,漆家福.含油气盆地分析.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3.

8.王桂梁,琚宜文,郑孟林,等.中国北部能源盆地构造.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7.

撰写人:  琚宜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05年12月

 

 

 

 

 

 

 

 

 

 

 

 

 

 

 

 

 

 

 

 

 

 

 

 

 

 

 

 

 

 

 

 

 

 

 

 

 

 

 

 

 

大纲编号:S070900XJ005

脊椎动物的进化

Evolution of Vertebrates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 40/2

 

预修课程:

普通动物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同时面向动物学、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等专业的研究生。

本课程将脊椎动物的进化置于地质历史的框架中予以介绍,重点介绍一些高阶元类群(如脊椎动物、四足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早期进化历史以及最新研究进展。本课程主要让学生认识脊椎动物进化的基本格局,并了解脊椎动物重要类群起源、灭绝与辐射的环境控制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进化生物学研究工作积累知识。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引言

            古脊椎动物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研究史,化石概念,地质时代,地质时代中脊椎动物发展的顺序,分类学基本知识

第二章  脊椎动物的起源与无颌脊椎动物的进化

脊索动物,最早的脊椎动物,“戴盔披甲”的甲胄鱼类

第三章  有颌类的起源与早期进化

            有颌类四大类群(棘鱼纲、盾皮鱼纲、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辐鳍鱼类的进化

第四章  从水到陆

            四足动物起源假说与化石证据,脊椎动物登陆的环境背景

第五章  早期陆生脊椎动物群

            两栖类的进化,爬行动物的起源与早期进化

第六章  恐龙起源、进化与灭绝

恐龙的近亲——翼龙,恐龙家族(蜥臀类与鸟臀类),温血恐龙,恐龙灭绝假说

第七章  鸟类起源与进化

带“毛”恐龙与鸟类起源,羽毛与鸟类飞行起源,鸟类早期进化

第八章  哺乳动物的起源与早期进化

似哺乳爬行动物、哺乳型动物与哺乳动物的起源,中生代哺乳动物的进化

第九章  新生代哺乳动物的辐射与环境背景

古新世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群的更替与环境变迁,新生代大陆与有袋类的历史

第十章  哺乳动物重要类群的起源与进化

马的进化,偶蹄类的进化,长鼻类(象)的进化,重返海洋的鲸类,灵长类的起源与早期进化

野外实习一次(周末):北京郊区大灰厂白垩纪地层热河生物群考察(鱼类、叶肢介化石等)

 

主要参考书:

(1) E. H. 科尔伯特,《脊椎动物进化——各时代脊椎动物的历史》,地质出版社(周明镇、刘后一、周本雄译,1976)

(2) 李传夔、王原主编,《史前生物历程》,2002,北京教育出版社。

(3) M. J. Benton,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nd edition, 1997, Chapman & Hall, London.

(4) R. L. Carroll,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Evolution, 1987, W.H. Freeman.

(5) R. L. Carroll, Pattern and Process of Vertebrate Evolution, 1997,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撰写人:朱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撰写日期:2006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0XJ006

近代第四纪地质与环境学

Quaternary Geology and Environment

课程属性:专业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第四纪地质、气象学与气候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地质学研究生的学科综合课。从全球环境演化的角度,来讨论第四纪时期发生的各种地质过程和记录,结合介绍第四纪的基本理论和学科的最新发展。使学生能尽快进入到第四纪学科发展的前沿,根据自己的专业选定研究方向,做出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第四纪地层和定年

        第四纪地质理论的发展,第四纪地层,年表,第四纪沉积的年代测定。

第二章  第四纪前地质环境

        板块运动和海陆分布,全球变冷和南极冰盖的形成,第四纪气候不稳定性的可能原因。

第三章  第四纪冰川作用

        冰冻圈,冰川作用的证据,第四纪冰冻圈,冰芯记录,冰盖生成和消亡的原因。

第四章  第四纪海面变化

        海平面波动的原因,海平面波动记录,陆桥,历史时期和现代海平面变化。

第五章  海洋证据

        海洋中的水团特征,海洋沉积的氧同位素记录,粉尘,浮冰碎屑与Heinrich事件。

第六章  河流,湖泊证据

        影响河流环境的主要因素,河流变态与气候变迁,湖泊形态与成因,湖相记录。

第七章  黄土证据

        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黄土中古环境信息的提取,黄土记录中的各种时间尺度气候事件及其年表,海陆记录对比,中国黄土与东亚古季风,影响东亚古季风的动力因素和东亚古季风变化模型研究。

第八章  沙漠证据

        干旱半干旱区的分布和干旱环境产生的原因,沙漠环境,第四纪冰期干旱化。

第九章  陆生动植物证据

        孢粉和高分辨率孢粉学,植物硅酸体,木炭碎屑,树木年轮,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化石。

第十章  人类起源和迁徙

        人猿超科和人来的祖先,能人:最早的石器制造者,上新世晚期的环境变化,直立人和火的使用,直立人到智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迁徙,更新世动物群的灭绝,新石器时代和动植物驯化。

第十一章  第四纪时期大气环流

        现代大气和大洋环流格局,末次冰期最盛期的海面温度,晚第四纪的大气环流型式,全球古水文与大洋和大气环流。

第十二章  环境变迁:过去,现在和将来

        农业与土壤侵蚀,干旱与荒漠化,灌溉与盐碱化,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教材:

        刘东生等编译,《第四纪环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1997。

参考书:

       1. M. A. J. Williams, Quaternary Environments, Edward Arnold Ltd., 1993.

       2. 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1985。

撰写人:刘嘉麒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撰写日期: 2002年11月

 

 

 

 

 

 

 

 

 

 

 

 

 

 

 

 

 

 

 

 

 

 

 

 

 

 

 

 

 

 

 

 

 

 

 

 

 

 

 

 

 

 

 

 

 

 

 

 

 

 

 

 

大纲编号:S070900XJ007

矿床学

Economic Geology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矿物、岩石、矿床学、大地构造以及地球化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注重介绍国内外最新进展与典型案例剖析,强调矿床(组合)与岩石组合的内在联系、矿床时空分布与板块构造样式的关系、现代地球化学方法在矿床成因研究与成矿预测中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了解现代矿床学的野外工作与研究方法,掌握主要类型矿床成矿作用特点,学会应用现代地球化学方法解决成矿学问题。

内容提要:

PART I

第1章  矿床学引论

            我国矿产资源的严峻形势、矿产与现代文明、矿业环境问题、重大勘查发现、

矿床与其它学科的相互关系、矿床地质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第2章  矿床学的基本问题

矿床品位的动态变化、成矿作用的主导因素、矿床分类、研究现状、生长点

第3章  岩浆熔融、结晶分异与岩浆矿床  (Cr、Cu-Ni、PGE)

第4章  花岗岩矿床与伟晶岩矿床 (W、Sn、Mo、REE、Li、Be、Ta)

第5章  热液作用与热液矿床

            斑岩铜矿、矽卡岩矿床、热液脉状矿、浅成低温金银矿床

第6章  现代海底热泉成矿作用与古代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矿床

第7章  沉积矿床与层控矿床

含盆地演化、流体运移与成矿作用。

第8章  表生作用与金属矿床的次生富集作用

第9章  矿田构造及研究方法

第10章 矿床时空分布、成矿系统与板块构造样式

第11章 地史中的成矿作用演化

 

PART II

第1讲  矿床地球化学基本问题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物质运移  成矿物质富集

第2讲  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

矿质来源 地壳中的流体  流体-岩石相互作用  几种典型成矿流体

第3讲  流体包裹体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流体包裹体  研究方法  找矿勘探中应用

第4讲  实验地球化学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模拟实验  水  氯  氟 硫

第5讲  微量元素研究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微量元素分类  微量元素组合与演化  微量元素地质温度计

第6讲  稳定同位素研究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同位素地质温度计  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  稳定同位素与成矿物质来源

第7讲  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原理  Rb-Sr法  Sm-Nd法  Ar-Ar法  U-Pb法  SHRIMP法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胡受奚,周顺之,刘孝善等.1982. 《矿床学》. 地质出版社

2 矿床学参考书编辑组:刘云从 王俊发 朱上庆 冯钟燕等.1985. 《矿床学参考书》,

地质出版社, 上、下册.

3 翟裕生等著,1999. 《区域成矿学》.地质出版社.

4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 1997. 《矿床地球化学》. 地质出版社

5 Sawkins. 1984. Metal Deposits in Relation to Plate Tectonics. Springer-Verlag (中译本).

 

撰写人:秦克章,范宏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撰写日期:2004年1月

 

 

 

 

 

 

 

 

 

 

 

 

 

 

 

 

 

 

 

 

 

 

 

 

 

 

 

 

 

 

 

 

 

 

 

 

 

 

 

 

 

 

 

 

 

 

 

大纲编号:S070900XJ008

变质地质学

Metamorphic Geology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 40/2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岩石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地质学学科基础课,适用于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变质岩石来自地壳及上地幔,可记录多期地质事件,是地质历史最佳的信息载体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变质地质学基本原理、研究方法、研究前缘、存在问题。要求学生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合理解释变质-变形关系,准确识别各类变质反应结构;恢复变质作用物理化学条件、合理选择测年方法、获得定量的PTt轨迹;识别变质流体、微量元素在变质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变质作用与岩石圈大地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变质作用概论

变质作用、自变质作用、交代作用;前进变质作用、退变质作用;分相变质反应、变质相、变质相系;变质程度、特征变质矿物、等变线、变质带;递增变质带、倒转变质带、热接触变质晕圈;单期与多期变质作用、单相与多相变质作用、变质作用PTt轨迹

第二章  变质作用类型及变质岩石结构构造

变质作用分类方案;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埋藏变质作用、电击变质作用、冲击变质作用、燃烧变质作用;变质岩石的结构、构造、面理、线理

第三章  影响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

       全岩化学成分、温度、压力、流体、放射性生热;大地热流、热结构与变质作用

第四章   新型变质地质图

传统变质地质图、新兴变质地质图;P/T比值的表示,多期变质作用的表示,变质时代的表示

第五章  变质-变形关系

变斑晶、包裹体径迹、基质;面理交线轴;不同期次变形行迹的叠加,变质-变形耦合关系

       第六章   变质反应与反应结构

连续的变质反应、不连续的变质反应;变质反应结构分类、后成合晶、出溶结构、环带状变质矿物;平衡反应结构、非平衡反应结构;泥质变质岩中典型反应结构、基性变质岩中典型反应结构;典型增温与降温反应结构、典型增压与减压反应结构、典型高压-超高压反应结构、典型高温-超高温反应结构

第七章    变质作用相图分析与应用

          变质作用投影图、剖面图、视剖面图;矿物共生关系图解(AFM、ACF、A’KF)分析;矿物共生组合的代数平衡关系分析、矩阵代数投影分析;根据相图分析变质演化过程

第八章   变质作用PTt轨迹

变质作用PTt轨迹、野外变质梯度;PTt轨迹的一维与二维正演模拟;获得PTt轨迹的岩石学方法、矿物学方法、流体包裹体方法;矿物温度计与压力计应用;退变质性质的离子再交换反应、纯转换反应对P-T计算结果的影响;导致误判PTt轨迹的几种因素; PTt轨迹与构造演化

第九章   变质作用过程的P-T-X-M相关系

Duhem定理;热力学平衡方程、化学计量平衡方程、质量平衡方程、变质作用热力学平衡方程组;微分方程组的求解与应用实例

第十章  环带状矿物与变质作用PTt轨迹

生长环带、扩散换带;石榴石环带、角闪石环带、斜方辉石环带、斜长石环带;P-T-X-M相关系与石榴石的生长;矿物生长环带反演PTt轨迹

第十一章       极端变质作用

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基本特征及典型反应结构、全球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高温-超高温变质作用及典型反应结构、全球高温-超高温变质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低级-极低级变质作用

第十二章       变质作用中的流体

流体包裹体、热液脉体、反应进度、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环带;脱水反应、脱碳反应;流体包裹体状态方程、等容线;流体包裹体温度与压力的确定;流体成分、流量估算

第十三章  变质作用中的氧化物矿物与硫化物矿物

Fe-Ti氧化物矿物、氧化物矿物;铁的价态、变质作用中的氧逸度;氧化物矿物温度计与氧逸度计

第十四章  变质作用年代学

变质岩冷却速率;U-Pb定年、Sm-Nd等时线定年、Rb-Sr等时线定年、K-Ar定年、40Ar/39Ar定年、裂变径迹定年;常规年代学方法的局限;原位定年方法、二次离子质谱定年、激光探针40Ar/39Ar定年、电子探针定年;变质作用完整的PTt轨迹

第十五章  变质作用与大地构造演化

地质历史上独特的变质岩石;俯冲带变质作用、大陆碰撞带变质作用;岛弧区、大陆拉张区变质作用;变质核杂岩;喜马拉雅变质带、阿尔卑斯变质带、华北克拉通、Yilgan克拉通、加拿大地盾等典型地区的变质作用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教材

(1) Spear, F.S. (1995) Metamorphic Phase Equilibria and Metamorphic Pressure –Temperature–Time Paths (Second Edition). Washington: 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Monograph.

(2) Winter, J.D. (2010) Principles of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Petrology. (Second Edition)

(3) Vernon, R.H. and Clarke, G.L. (2008) Principles of Metamorphic Petr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王仁民、游振东、富公勤(1989)变质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参考书

近年来各类中外文科学期刊上刊载的文献,主要包括:《岩石学报》、《地质学报》、《中国科学D》、《科学通报》、《Journal of Metamorphic Geology》、《Journal of Petrology》、《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Lithos》、《Mineralogy and Petrology》、《American Mineralogist》、《Canadian Mineralogist》、《European Journal of Mineralogy》、《Reviews in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等。

                                  撰写人:  吴春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0XZ001

古人类学

Palaeoanthropology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 20/1

 

预修课程:

普通生物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同时面向动物学、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等专业的研究生。:通过对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的概貌和少量细节的学习,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自身和其文化的历史都是不断地有简单到复杂,有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研究古人类学的意义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斗争

第二章  对人类起源认识的简要历程

达尔文和赫胥黎的贡献,新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延长人类历史的记录,改变对起源地区的认识,人类定义改变的后果

第三章  人是古猿变的

人类的前驱—灵长类,人类祖先的近亲—古猿,古猿如何变成人

第四章  人类演化的最早阶段

原初人、地猿等和多种南方古猿

第五章  直立人阶段

体质形态(中国的、东南亚的、非洲的和欧洲的)

第六章  早期智人阶段

体质形态(中国的、东南亚的、非洲的和欧洲的)

第七章  晚期智人阶段

现代人起源争论的两个主要假说,人种的形成

第八章  古文化

导论(旧石器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意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研究方法),中国旧石器考古简介(研究简史,成果举要),欧非旧石器考古简介

第九章  人类演化的趋势

演化模式的变化,现代人的体质特点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吴汝康,《人类的诞生与进化》,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北京,2002

(2)吴新智等,《中国古人类遗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1999

(3)理查德·利基,《人类的起源》(吴汝康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1995

(4)吴新智等,《人类进化足迹》,北京教育出版社,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北京,2002

(5)吴汝康等主编,《中国远古人类》,科学出版社,北京,1989

(6)吴汝康,《古人类学》,文物出版社,北京,1989

(7)吴汝康等,《人类发展史》,科学出版社,北京,1978

(8)张森水,《中国旧石器文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天津,1987

                           撰写人:吴新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0XZ002

古环境学基础

Foundations of Paleoenvironmentology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亦可作为环境科学、地球化学等相关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古环境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古环境学的研究方法,为下一步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导论

环境与古环境;当前正在发生的环境变化;三大支柱;古环境研究的过去和未来

第二章        气候与气候变化

气候与天气;反馈机制;能量平衡;气候变化的时间标尺

第三章        古环境研究中常用的定年方法简介

放射性碳法;释光法;U系法;古地磁法;其他方法

第四章        冰芯记录

冰冻圈与冰芯;冰雪化学;冰芯记录的古环境历史

第五章        海洋记录

氧同位素曲线;突变事件

第六章        陆地记录

黄土;湖泊;泥炭;石笋

 

主要参考书:

Bradley R S et al,Paleoclimatology(2nd Ed),Academic Press,1999

  撰写人:李玉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

撰写日期:2010年05月

 

 

 

 

 

 

 

 

 

 

 

 

 

 

 

 

 

 

 

 

 

 

 

大纲编号:S070900XZ003

沉积地质学及应用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Application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沉积岩石学、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地球化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煤田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矿床学以及环境科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也可作为地理、海洋等学科研究生选修课。

沉积过程发生于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固体地球密切相互作用的部位,沉积地质学正是研究在这些部位发生的沉积物形成、搬运、堆积与埋藏成岩等过程及其时空演化和控制机理的地学分支。

沉积岩或沉积盆地是数十亿年地球环境和生物演化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化石能源及其它多种矿产最重要的赋存场所。不仅如此,当今地球表面90%以上的面积为巨厚的沉积岩与沉积物覆盖,沉积作用还是地球上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并能为人类目睹和身历其境的为数不多的地质过程。因此,学习和研究沉积地质学不仅对于认识地球和发展地球(系统)科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在资源、能源、环境探测和开发治理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内容提要:   

第一章 沉积(地质)学发展历程与研究地位

介绍沉积(地质)学的奠基和发展历程及其科学社会背景,重要发展阶段和标志性成果,学科地位、新兴领域与发展前景。

第二章 沉积物和沉积岩形成的主控因素

        介绍沉积物和沉积岩的主要形成环境、主控因素(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与时空观,讲述沉积物和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总结概括沉积地质学的理论与应用体系。

第三章 地表过程与沉积物形成记录

讲述发生于地球表面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之间相互作用的沉积效应,重点介绍不同气候、水体、构造及火山环境下沉积物形成与搬运的驱动过程及基本理论。讲述沉积物搬运-堆积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特征,介绍沉积过程中均变事件、突变事件的沉积记录与地史演化;重点讲述地层记录中的若干沉积标志,特别是沉积构造的主要分类与依据,主要沉积构造的识别与环境动力学解释。

第四章 沉积相与沉积体系及其时空演化

    介绍沉积相与沉积体系的分类、环境特征和解释依据;重点讲述沉积相与沉积体系的时空尺度、研究方法和技术体系。

        根据实例讲述大陆沉积相与沉积体系、过渡沉积相与沉积体系、海洋沉积相与沉积体系的特征机制、判别标志、环境意义及其形成演化的动力过程;介绍它们的地层记录与时空演化特征。

第五章 成岩作用

        简要介绍碎屑岩、碳酸盐岩的组构特征及类型;重点讲述主要环境体系中成岩作用的基本特征、主要过程与机制;介绍主要盆地类型或典型构造-地理环境中的成岩序列与时空结构特征。

第六章 沉积地质学与地层学

重点介绍沉积地质学在地层学中的应用,讲述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介绍主要构造-沉积环境下的层序地层结构、三维沉积体分布与控制机理,介绍等时地层格架研究方法。

第七章 沉积地质学与盆地分析

重点介绍沉积地质学的若干研究领域,如物源、沉积体系(域)、古流、充填结构、古地理研究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和研究实例;介绍主要盆地类型的充填与演化特征。

第八章 沉积地质学与古地理图、大地构造分析

介绍古地理分析方法及古地理图研究发展;介绍构造古地理及大地构造研究;重点介绍沉积地质学及沉积地球化学在盆山构造-沉积耦合与地势-地理演化、大地构造(相)等方面中的应用。

第九章 沉积地质学与资源分析

介绍沉积地质学在不同类型含油气盆地有机相与富生烃岩系、储集空间与储层形成演化研究及预测中的应用;介绍沉积地质学在煤盆地分析,特别是在含煤岩系沉积环境、煤岩组分、煤沉积体结构研究与预测中的应用。简要介绍沉积地质学在层控矿床分析,特别是磷、锰、铀、微细金等矿床分析中的应用。

第十章 沉积地质学与(古)环境分析

介绍地层沉积记录分析与信息提取在(古)环境与生命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简要介绍现代沉积记录分析与信息提取在现代环境研究与治理中的应用。

 

主要参考书

1. Reading H G. 1996.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processes, facies and stratigraphy. Blackwell.

2. Miall, A. D., 1997. The Geology of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Springer.

3. Mclane, M. 1995. Sediment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 Allen, P A, Allen, J R. 2005. Basin analysi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xford: Blackwell Science.

撰写人:李  忠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撰写日期:2006年12月

 

 

 

 

 

 

 

 

 

 

 

 

 

 

 

 

 

 

 

 

 

 

 

 

 

 

 

 

 

 

 

 

 

大纲编号:S070900XZ004

工程地质学

Engineering Geology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岩土力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在本科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工程地质学基本概念,深入认识各类典型的工程地质问题和工程地质作用机制,掌握各类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方法和分析评价方法,培养工程地质问题综合分析能力。

内容提要:

第一章  概述

工程地质学的任务与研究对象;工程地质条件;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理论:成因论与演化论、结构控制论─工程地质力学理论、人-地相互作用理论;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土体工程地质

土的地质成因、成分与结构;土的工程性质;土的构造与宏观非均质和各向异性;中国土的区域分布与特殊土。

第三章  岩体工程地质

岩体的成因与结构类型;岩体结构性质及其测量方法;岩体质量工程分类;常规条件下岩体的力学与水力学性质;高地应力与动力条件下岩体的工程性质;岩体性质的演化。

第四章  区域地壳活动性问题的工程地质分析

区域地壳活动性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内容;活动断层的工程地质研究;地震稳定性工程地质分析;我国主要活动断裂及区域地壳活动性分区特征。

第五章    高陡边坡变形与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概述;边坡结构类型划分;高陡边坡变形破坏模式;边坡变形破坏的尺寸效应;高陡边坡变形的动力响应特征;高陡边坡变形与稳定性评价的基本方法;高陡边坡破坏的灾害风险评价;高陡边坡加固的基本原则。

第六章  深埋长隧洞与复杂洞群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概述;深埋长隧洞与复杂洞群围岩变形破坏模式分析;深埋长隧洞与复杂洞群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深埋长隧洞与复杂洞群围岩变形与稳定性分析方法;深埋长隧洞与复杂洞群主要加固处理措施。

第七章    复杂地基稳定性问题的工程地质分析

地基岩土体主要类型;超高建筑物地基变形与稳定性;高山峡谷地区深厚覆盖层松散地基渗透稳定性与动力稳定性,地基处理与利用。

第八章  专门工程地质评价方法

专门工程地质评价的一般原则;专门工程地质评价的基本程序;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评价;矿山工程地质评价;铁路与公路工程地质评价;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评价;港口工程地质评价;环境工程地质评价。

第九章  工程地质技术简介

工程地质勘探技术;工程地质测试技术;工程地质监测技术;工程地质数值计算与信息技术;岩土体工程处理技术。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张咸恭,王思敬,张倬元等,中国工程地质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

撰写人:伍法权,徐嘉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撰写日期:2002年11月

 

 

大纲编号:S070900XZ005

数值计算方法

  Numerical Computing Methods

 

课程属性:学科综合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高等代数、微积分、微分方程、计算机基本知识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地质学科博士、硕士生学科综合课,介绍了各类数学问题的近似解的最基本、常用的数值方法,着重阐明构造算法的基本思想与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数值计算的理论和方法,为地质学研究工作打好相应的应用数学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误差

      误差的来源、种类;数值计算中误差的传播及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章  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方法

        高斯(Gauss)消去法;主元素法;直接三角解法;平方根法与改进的平方根法;误差分析。

     第三章  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 

       迭代法概述;雅可比(Jacobi)迭代法;高斯—赛德尔(Gauss-Seidel)迭代法;松弛法;迭代法的收敛条件。

     第四章  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

      幂法和反幂法;Jacobi方法;QR算法。

     第五章 插值法

    拉格朗日(Lagrange)插值;牛顿(Newton)插值;分段线性插值;埃尔米(Hermite)

             插值;样条插值。

     第六章 函数逼近

      数据拟合的最小二乘法;正交多项式;函数的最佳平方逼近;最佳一致逼近多项式。

     第七章  数值微分与数值积分

      数值微分;牛顿—柯特斯(Newton-Cotes)求积公式;复化求积公式;龙贝(Romberg)

             求积公式;Gauss型求积公式。

     第八章  非线性方程及非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对分区间法;简单迭代法;Newton法与旋截法;抛物线法(Müller法)。

     第九章  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欧拉(Euler)方法;改进的 Euler 方法;龙格—库塔(Runge-Kutta)法;线性多步法;相容性;收敛性与稳定性;一阶微分方程组与高阶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    

教材:

     丁丽娟,《数值计算方法》,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北京,1997。

主要参考书:

   1. 杨凤翔等,《数值分析 》,天津大学出版社,天津,1996。

     2. 奚梅成,《数值分析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合肥,1995。

     3. 胡祖炽等,《数值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86。

                                          撰写人:  张敏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01年09月

 

 

 

大纲编号:S070900XZ006

地学中的数理方程与数值方法

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Equations in Earth Scienc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Arithmetic

 

课程属性: 学科基础课              学时/学分: 40/2

 

预修课程:

多元微积分,线性代数。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固体地球物理学和大气科学各专业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物理海洋学和自然地理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地球科学其他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几类基本的数学物理方程,由浅入深,使学生学会运用基本知识的能力,同时结合地球科学的实际需要,将着重介绍球面(包含椭球面)上处理方程问题的方法,系统地引入球谐级数理论。除进行理论讲授外,还将针对微分方程计算问题介绍差分方法以及有限元初步。

本课程根据地球科学研究生数理基础实际和未来科学研究需求设置,低起点、大跨度、多侧面地学习数学物理微分方程理论和解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科学计算中遇到的偏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的能力。

内容提要:

第一章  波动方程

介绍多维波动方程的初始问题的积分解法以及相应的物理特征;分离变量法与初边值问题的求解方法;守恒律与适定性理论。

第二章  热传导方程

Fourier变换简介;一维与多维对流方程的初始问题的解法;初边值问题的分离变量方法;反应扩散方程简介;极值原理与定解理论。

第三章  Poisson方程

Green公式与极值原理;边值问题的适定性理论;Green函数与解的积分表示;球面边界情况下的Green函数的表达式;强极值原理与斜微商问题;分离变量方法与Laplace算子本征值问题。

第四章  球谐级数与球界面下边值问题的解法

Legendre函数与连带Legendre函数;正交性与球谐函数;球面上一般函数的球谐展开;(外)边值问题的球谐级数解法;第二类Legendre函数与椭球谐级数;椭球界面下边值问题的解法。

第五章  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分类

特征线(面)的性质;方程的分类。

第六章  带时间变量方程的差分方法

差分与差分算子;方程的差分表示与相关精度的判定;常见的差分格式;收敛性与计算的稳定性。

第七章  Poisson方程的差分解法

差分格式与平均值定理;差分计算的稳定性与收敛性;一般算法。

第八章  位势理论与积分方程

单层势与双层势;在边界上位势积分的性质;Fredholm积分方程与迭代方法;调和方程的位势方法。

第九章  变分方法初步

能量极小化原理与Euler方程;广义函数与Sobolev空间初步;Poisson方程边值问题与对应的变分方法;Galerkin方法;有限元方法与有限逼近思想。

教材:

(1) 复旦大学数学系,《数学物理方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

    (2) 薛兴恒,《数学物理偏微分方程》,394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合肥,1995.

(3) Heath, M. T., Scientific Computing: An Introductory Survey, Second Edition, 563p, 清华

大学出版社,  McGraw -Hill Com. Inc., 2002.

(4) 马石庄, 《偏微分方程与科学计算导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讲义, 北京,2002.

参考书:

(1) 谢鸿政,杨枫林,《数学物理方程》,317页,科学出版社,北京,2001。

(2) Ockendon, J., Howison, S., Lacey, A., and Movchan, A., Applied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424p,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 1996.

(3) 党诵诗,《物理大地测量中的数学物理方法》,测绘出版社,北京.

                                          撰稿人: 于锦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0XZ007

数学地质基础

Elemental Geostatistics

课程属性: 学科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概率与数理统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地学各专业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地学研究中常用的几种数理统计方法及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目的是提高学生定量分析和处理地质数据的能力。

内容提要:

第一章  概率论的基本知识

随机现象、随机事件及其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律。

第二章  统计推断

地质数据资料的整理,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第三章  方差分析

单因子方差分析,双因子方差分析,数据可利用程度的检验方法及其应用实例。

第四章  回归分析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项式回归分析及其实例。

第五章  相关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的数学模型,典型变量与典型相关系数的计算步骤,典型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及其应用实例。

第六章  判别分析

判别的概念,二级判别分析,多级判别分析,逐步判别分析及其应用实例。

第七章  聚类分析

数据的标准化,系统聚类法(逐级归并聚类法),有序地质样品的归类分析(最优分割法)及其应用实例。

第八章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主因子解,因子的估计,因子分析的计算步骤及其应用实例。

第九章  趋势面分析

趋势面方程的求解,趋势面的拟合程度,地质背景的估计及其应用实例。

 

教材和参考书

1. 徐振邦等,《数学地质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4.

2. 马春庭,《掌握和精通SPSS10》,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1.

 

撰写人:  赵桂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修改日期:2009年6月

 

 

 

 

 

 

 

 

 

 

 

 

 

地质学二级学科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070901

课程大纲

 

 

 

 

 

 

 

 

 

 

 

 

 

 

 

 

 

 

 

 

 

 

 

 

 

 

 

 

 

 

 

 

 

 

 

 

 

 

 

 

大纲编号:S070901ZJ001

矿物晶体化学

Mineral Crystal Chemistry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结晶学、矿物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晶体几何结构的内容,熟练绘画和描述常见的晶体结构,直到如何判读晶体的复杂结构;掌握晶体化学的基本理论,并学习用它来解释晶体结构的形成、转变等方面的问题;能够剖析几种矿物族的晶体化学,了解和掌握这些问题的讨论方法。

 

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                                              学 时

第一章     晶体的几何结构                                              2

晶体的对称,14种晶体点阵,空间群、晶体与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的空间群表示,离子与离子半径,离子半径的计算方法,离子的配位,配位数的求法,球体的最紧密堆积,立方最紧密堆积与六方最紧密堆积,四面体空隙与八面体空隙,晶体结构的描述方法(经典法与密堆积法)。

第二章  晶体结构与化学键                            4

晶体结构与化学键的关系,化学键的开放性和收敛性,晶体结构按几何排列进行分类,金属晶体的晶体结构,共价晶体的晶体结构,离子晶体的晶体结构,分子晶体的晶体结构,化学键的过渡及过渡键晶体的晶体结构、多键型晶体结构。

第三章  离子晶体的晶格能及鲍林离子晶体法则                              4

离子晶体的晶体能,Bohn-Lzmde的晶体计算公式,费尔斯曼的能量相加公式,鲍林的离子晶体法则,晶体结构的配位多面体描述法。

第四章  晶体场理论及其在晶体化学上的应用                          4

过渡金属离子的特殊性,过渡金属离子在八面体场、四面体场合立方体场种的效应,Jahn-Teller畸变效应,晶体场稳定能,八面体择位能和畸变能,晶体场理论在晶体化学上的一些应用。

第五章  配位场理论、能带理论及其在硫化物晶体化学上的应用                             

配位场理论,过渡金属硫化物的键性,能带理论,能带模型中的d能级及Jahn-Teller离域效应,几种过渡金属硫化物矿物(硫钴矿族矿物、黄铁矿族矿物、镍黄铁矿族矿物等)的晶体化学性质讨论,附录:1)晶体的磁学性质,2)晶体的电学性质。

第六章  某些复杂的晶体结构                              4

氧化物青铜结构,晶体结构的多型性,间生结构,堆积错位形成的结构,反相结构,晶体剪切结构,微双晶结构,调制结构,层型化合物的超结构,矿物系列中晶体结构的变化,晶体结构的密堆积层表示法,多型结构的(110)截面图表示法。

第七章  矿物中的同质多象、类质同象研究                               6

        同质多象,类质多象,有序-无序的晶体结构变化,利用特征离子坐标的变化来表征晶体结构的变化。

第八章  晶体结构的空间群转变                                4

        有色对称与有色空间群,利用有色对称理论解释各种晶体结构的空间群转变,空间群转变的规律性,动态晶体化学的提出。

第九章  几个矿物族的晶体结构或晶体化学讨论                                4

铋硫盐矿物的晶体结构,沸石矿物的晶体结构,长石矿物的晶体结构,辉石族矿物的晶体化学,尖晶石型结构的晶体化学,黄铁矿型结构的晶体化学,石榴子石型结构的晶体化学。

 

教材

     1.廖立兵《晶体化学及晶体物理学》,地质出版社,北京,2000

     2.Zoltai T. Stout J. H. (施倪承,马哲生等译),《矿物学原理》,地质出版社,北京,1992

主要参考书

1.       Berrt L.G. Mason B., Mineralogy: Concepts Descriptions Determinations W.H. Freeman and Company, 1983.

2.       唐有琪 《晶体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57

3.       林栋梁 《晶体缺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北京,1996

    

撰写人:何铸文(地球科学学院)

修改人:李永兵 (地球科学学院)

修改日期:2008年12月30日

 

 

 

 

 

 

 

 

 

 

 

 

 

 

 

 

 

 

 

 

 

 

 

 

 

 

 

 

 

 

 

 

 

 

 

 

 

 

 

 

 

 

大纲编号:S070901ZJ002

成因矿物学

Genetic mineralogy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了解成因矿物学的研究方法,掌握重要矿物的各种标型特征,学会应用成因矿物学知识解决地质学,地球化学问题。

内容提要:

第二章     引论                                              

成因矿物学发展简史,研究方法,研究现状。

第二章  标型矿物和矿物标型特征                           

标型矿物,矿物标型特征,实例。

第三章  矿物形态及微形貌特征                             

矿物形态、形态标型特征,微型貌标型特征,实例。

第四章  矿物物理性质性质标型特征                         

颜色,硬度,比重,光性,磁性,热电性,压电性,实例。

第五章  矿物化学成分标型特征                             

黄铁矿,磁铁矿,尖晶石,钛铁矿,石榴石,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绿泥石,斜长石,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独居石。

第六章  矿物晶体结构标型特征                             

同质多相,类质同相,有序-无序,晶胞参数,晶体化学。

第七章  稳定同位素标型特征                                

        氢,氧,碳,硫同位素。

第八章  矿物波谱学标型特征                                

        波谱学,常见矿物波谱学特征。

第九章  矿物包裹体标型特征                                

矿物包裹体,包裹体研究方法,包裹体地质意义。

第十章  矿物温度计                                        

温压计分类,主量元素温压计,微量元素温压计,稳定同位素温压计。

第十一章  矿物共生分析                                    

基本理论,图解法,代数法,实例。

第十二章  成因矿物学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矿床研究,古英里估算,矿物应变与剪切带。

第十三章  宇宙成因矿物学                                 

陨石分类,陨石矿物,陨石形成与演化,月岩矿物,宇宙尘。                                           

教材

     王奎仁《地球与宇宙成因矿物学》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9

主要参考书

     1. Berrt L.G. Mason B., Mineralogy: Concepts Descriptions Determinations W.H. Freeman and Company, 1983.

     2. Zoltai T. Stout J. H. (施倪承,马哲生等译),《矿物学原理》,地质出版社,北京,1992

3. 陈光远等《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重庆出版社 1987

     4. 靳是琴等《成因矿物学概论》上、下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84、1986

5. 薛君治等《成因矿物学概论》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86、1995

撰写人:李永兵(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08年7月16日

 

 

大纲编号:S070901ZJ003

火山学

Volcanology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20/1

 

预修课程:

教学目的和要求:

火山学是研究火山,火山作用和火山活动规律的科学。火山和火山喷发物是广泛存在的地质体,火山作用是唯一能贯穿地球各个层圈,影响极其广泛的地质作用,从地球乃至天体的形成演化,到气候环境变迁,许多自然过程都与火山作用密切相关;它创造的自然财富和引起的自然灾害又极大地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无论从科学理论上,还是实际应用上,火山学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涉及许多研究领域,是一门系统科学,是地学范畴的专业课。凡是从事地球科学研究的学生,都应了解或掌握这门科学,研究生应根据所学专业的需要将其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火山概念与火山类型

第二章  火山岩和火山喷发物的性质与分类

  第三章  中国和全球火山的时空分布

第四章  火山活动的动力机制—— 为什么会火山喷发?

第五章  火山资源及其利用

第六章  火山灾害及其监测

第七章  实验火山学

 

教材和参考书

(1)Editor-in chief by Haraldur Sigurdsson, Encyclopedia of  Volcanoes, Academic Press, San Diego and others, 2000,pp1- 1383

(2)刘嘉麒,《中国火山》,著,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pp 1-219

撰写人:刘嘉麒(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撰写日期:2003年1月

 

 

 

 

 

 

 

 

 

 

 

 

 

 

 

 

 

 

 

 

 

 

 

 

大纲编号:S070901ZJ004

岩相学

Micropetrography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 40/2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偏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光率体的类型,应用光率体解释晶体中各种光学现象;掌握消光的干涉原理、光程差公式、补色法则三大理论;熟练掌握测试透明矿物晶体光学常数的操作技能,熟记常见造岩矿物的光性特点;学会分析造岩矿物的光性方位图,会使用造岩矿物光性鉴定图表;能独立系统鉴定造岩矿物的光性特征、岩石命名;对于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中的各类矿物转变现象,有准确的描述。

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 晶体光学

第一章  晶体光学基础

光的性质、自然光和偏光、几何光学 三大定律、光的传播特征

第二章  光率体和光性方位

光率体和光性方位

第三章  偏光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构造、使用、校正、保养和使用守则;岩石薄片制作方法

第四章  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

单偏光镜的装置及特点,矿物的形态、解理、颜色、多色性、边缘、贝克线、糙面和突起

第五章  正交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

正交偏光镜的装置和特点、消光和消光现象、光的干涉现象和光程差、干涉色和干涉色色谱表、补色法则和补色器、正交偏光镜下主要光学性质的观察和测定方法

第六章  锥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

锥光镜的装置及特点、一轴晶干涉图及光性正负的测定、二轴晶干涉图及光性正负的测定、透明矿物薄片的系统鉴定、晶体的旋光性、色散、光性异常

第二部分 造岩矿物

第七章  最常见的造岩矿物

橄榄石类、辉石类、角闪石类、云母类、长石类、石英、方解石及霞石的光性特征

第三部分 岩相学

第八章  火山岩结构构造

火山熔岩的结构构造、火山碎屑岩的结构构造、熔结火山碎屑岩的结构构造、凝灰熔岩、沉凝灰岩及其它火山碎屑岩的结构构造、海相火山岩结构构造

第九章  侵入岩结构构造

深成岩的结构构造、火成堆晶岩的结构构造、脉岩的结构构造

第十章  地幔岩结构构造

地幔岩结构构造、金伯利岩、科马提岩、异剥橄榄岩的结构构造

第十一章 沉积岩岩相学

碎屑岩、火山沉积岩、碳酸盐岩、微细纹层、鲕粒、支撑类型、胶结类型、碎屑颗粒的分选度、磨圆度、胶结物的变化、溶蚀现象、交代现象、石英的次生加大

第十二章 变质岩岩相学

泥质变质岩、基性变质岩、钙质变质岩、镁质变质岩、长英质变质岩、包裹体、后成合晶反应结构、出溶反应结构

 

教材:

(1) 常丽华、陈曼云、金  巍、李世超、于介江 (2006) 透明矿物薄片鉴定手册。北京:地质出版社

(2) 林培英 (2005) 晶体光学和造岩矿物。北京:地质出版社

(3) Yardley, BWD, Mackenzie, W.S. and Guilford, C. (1990) Atlas of Metamorphic Rocks and Their Textures. New York: Longman

(4) 陈曼云、金  巍、郑长青 (2009) 变质岩鉴定手册。北京:地质出版社

参考书:

(5) 张树业 (1982) 火成岩结构构造图册。北京:地质出版社

(6) 常丽华、曹  林、高福红 (2009) 火成岩鉴定手册。北京:地质出版社

(7) 胡  玲、刘俊来、纪  沫、曹淑云、张宏远、赵中岩 (2009) 变形显微构造识别手册。北京:地质出版社

撰写人:  史仁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1ZJ005

岩石大地构造

Petrotectonics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 40/2

 

预修课程:

岩石学 地球化学 大地构造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岩石大地构造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前缘及其进展;能够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准确识别各类岩石构造组合(Petrotectonic Assemblages)及其各自组合的岩石学标志、地球化学标志;通过典型地区板块缝合带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成因构造背景的分析,学会能合理地探讨岩石构造组合与大地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

内容提要:

第一章  概 论

《岩石大地构造学》应运而生的历史必然;涉及的研究内容;对地质学发展的贡献

第二章  地球层圈构造

地球物理层圈;岩石组合层圈;地球化学层圈

第三章  岩石圈板块构造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板块类型、板块边界、边界类型

第四章  火成岩与构造环境

火成岩分类;火成岩系列;火成岩构造组合:大洋组合、岛弧组合(蛇绿岩);大陆组合(克拉通、大陆裂谷、碰撞带);不同大地构造岩石组合的岩石学标志;不同大地构造岩石组合的地球化学标志

第五章  地幔柱构造

热点与地幔柱构造;地幔柱构造体系;地幔柱构造与板块构造;地幔柱构造的岩石学标志;地幔柱构造的地球化学标志

第六章  岩石年龄与构造演化

熔体相(壳层)岩石定年方法;残留相(岩石圈地幔)岩石定年方法;壳-幔相互作用时间的界定方法探讨;实例解析:1) 柴北缘-祁连山裂解-俯冲-碰撞过程;2) 青藏高原特提斯洋裂解-俯冲-碰撞过程

 

教材:

(1) Condie, K.C. (2001) Mantle plumes and their record in Earth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Maruyama, S. (1994) Plume tectonic.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3) Faure, G. and Mensing, T.M. (2005) Isotopes and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3rd Edition, published by Wiley J. and Sons, Inc., Hoboken, New Jersey.

(4) Gupta, A.K. (2007) Petrology and Gneiss of Igneous Rocks. Published by N.K. Mehra for Narosa Publishing House Pvt. Ltd.

(5) 邓晋福、罗照华、苏尚国 等 (2004) 岩石成因、构造环境与成矿作用。北京:地质出版社

(6) 邱家骧 (1991) 应用岩浆岩岩石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近年来各类中外文科学期刊上刊载的文献,主要包括:《岩石学报》、《地质学报》、《中国科学D》、《科学通报》、《Nature》、《Science》、《Annual Reviews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Earth Science Reviews》、《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Journal of Petrology》、《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Lithos》等。

                                    撰写人:  史仁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1ZJ006

自然地质学

Physical Geology

 

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自然地理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该课程为地质学学科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自然地质学以研究地球的物质成分、内部构造、表面现象与地质作用为主,通过课堂讲授和实习,使学生对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时空概念、主要内容和最新进展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导论 

地质学、自然地质学和历史地质学定义,早期地质学发展史,假说、理论、科学定律和科学方法,地质时代和地球起源的基本概念,地球结构和地质作用。

第二章  矿物

矿物的定义、组成和分类,肉眼鉴定方法及主要造岩矿物的特征及识别。

第三章    岩浆岩

岩浆作用(火山喷出作用和岩浆侵入作用)的概念,侵入岩和火山岩之间的区别,Bowen反应系列和岩浆分异,岩浆岩的分类及其主要识别特征,岩浆的演化方式,岩浆作用和板块构造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几种岩浆岩。

第四章   沉积岩

沉积岩的分类和描述,由沉积物变成沉积岩,沉积岩的成岩环境,沉积岩结构和构造。

第五章   变质岩

变质作用的概念,控制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变质岩的主要结构、类型,常见变质岩分类,三种变质环境。

第六章   地质时代

绝对年龄和相对年龄,确定岩石单位相对年龄的原则,不整合类型及解释,在不同地区使用相关岩石单位的方法,放射性及其在岩石绝对年龄测定中的使用,地质年代尺度。

第七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的方式,岩石的变形,用应力方向和倾向确定地质构造方向,褶皱的主要特点,褶皱类型,断层及其特点,断层和裂缝的区别。

第八章  板块构造

大陆漂移学说及其证据,海底扩张理论的形成及海底调查成果,板块构造的主要概念、板块边缘的类型以及特点,驱动板块构造的可能机制。

第九章  地震

地震、震源和震中,地震时地震波传播的类型,地震活动与板块构造的关系,地震强度与地震烈度,地震预报。

第十章  风化作用和土壤

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的概念,物理风化(冰劈作用,滑塌,热膨胀和生物活动),化学风化(分解,氧化,水解等),控制风化作用速度的因素,土壤和控制土壤生成的因素,土壤剖面和分布。

第十一章  地面流水和地下水

地面流水的一般知识、分类,着重介绍河流的垂直侵蚀作用和平衡过程,侧方侵蚀作用及过程、河流的搬运作用、沉积作用过程和特征以及主要的沉积地形。地下水的类型,潜水面,多孔性和可渗透性之间的区别以及与地下水运移的关系,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第十二章  海岸地质作用

海洋水循环特征,波浪、潮汐和海流运动特征,波浪对海岸的侵蚀作用过程及其地形产物,搬运作用及沉积作用过程及沉积产物(沉积物、沉积地形),海岸的演化趋势。

第十三章  冰川和冰川作用

冰川定义,冰川的分类,冰川的运动,冰川侵蚀的特点和地形,冰川沉积形成的地形,冰期,冰川的间接作用,冰川可能的成因。

 

主要参考书

Brian J Skinner, Stepher C Porter. The Dynamic Earth: An introduction to physical geology (4th ed.), John Wiley and Sons Inc.2000.

Charles C Plummer, David McGeary, Diane H. Physical geology (8th ed. ). 1999

夏邦栋,《普通地质学》,地质出版社,2006

撰写人:刘 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09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1ZJ007

现代实验分析技术(地学)

Modern Experimental Analytical Techniques (Geoscience)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结晶学与矿物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固体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等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做为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

现代地球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实际上是与固体物理学、分析化学中的有关理论及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本课程主要讲授原子光谱、分子光谱等分析技术原理与方法,同步辐射装置与技术,及与高温高压原位实验技术相结合在地学中的应用。要求学生掌握各种现代实验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实验设备的基本结构,了解其在现代地球科学进步、发展中的作用,为进入科学研究阶段提供必要的实验分析技术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现代实验分析技术简介,现代实验分析技术与地球科学。

第二章  光谱分析基础

光分析法简介,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光谱分析仪器

第三章  原子光谱

原子光谱基础,原子吸收和荧光光谱,原子质谱,X射线光谱

第四章  分子光谱

分子光谱基础,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激光-拉曼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分子质谱,电子能谱,电子探针,扫描电镜

第五章  同步辐射装置与技术

同步辐射的概念,同步辐射荧光分析,同步辐射粉末衍射

第六章  高温高压原位实验技术

高温高压实验装置的基本构成,地学中常用的高温高压实验装置与技术,高温高压原位分析、测量技术

第七章  其它分析方法与技术

核分析技术,热分析技术等

 

主要参考书:

范康年主编,《谱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版

武汉大学化学系编,《仪器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版

祁景玉主编,《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陈丰等著,《矿物物理学概论》,科学出版社,1995

谢鸿森等著,《地球深部物质科学导论》,科学出版社,1997

马礼敦著,《近代X射线多晶体衍射-实验技术与数据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撰写人:马麦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05年

修改人:-

修改日期:2009年12月

 

 

 

 

 

 

大纲编号:S070901ZY001

大陆地壳演化

Early history of Continental Crust

 

课程属性:专业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岩石学

选修课程

构造地质学、沉积地质学、地球化学、矿床学、石油地质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地质学一级学科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也可以作为地球物理、地理学、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研究生的选修课。

大陆地壳的80-90%以上是在太古宙形成的(25亿年前)。因此前寒武纪地质特别是早期地壳演化是地球科学(含海洋与天体)的基础学科。本课程包括大陆地壳的形成历史及其演化,重点是大陆壳的形成机制、生长方式和从太古代到显生宙的演化过程,以及与此相关的圈层构造、超大陆的拼和与裂解、物质演化和矿产资源的形成等热点问题。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应用现代地质学、地层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及全球构造知识,认识和掌握地球的早期历史,特别是陆壳的形成机制,了解从古到今构造演化的特点和相似性与不可逆性。

内容提要:

第一讲  绪论

地壳形成和生长的内涵;前寒武纪地层表;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的划分;月球的启示。

第二讲  古老岩石与早期地壳

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古老锆石的地质含义;克拉通与克拉通化;花岗岩与上、下地壳;盖层与岩墙。

第三讲  特殊的岩石类型与早期地壳的形成

主要的岩石-构造单元:高级变质区与绿岩带;特殊的岩石类型:科马提岩、TTG片麻岩、条带状硅铁建造、层状斜长-辉长岩体。

第四讲  前寒武纪特殊构造事件

板块构造与地幔柱构造在什么时期开始起作用?

绿岩带与蛇绿岩问题;垂向与横向增长说。

高温高压与超高温变质作用;

相系与关键变质反应、叠加变质作用。

变质轨迹及其原则。

地壳构造演化的穿时性和不可逆性。

第五讲  太古宙

大陆地壳的80-90%以上是在太古宙形成的(25亿年前);太古宙的地壳生长及其机制探讨;地质历史上未见重复的岩石组合;太古宙与元古宙的分界及其含义。

第六讲  元古宙

活动带与造山带;大陆裂谷、裂陷槽和非造山岩浆事件;雪球事件;元古宙与显生宙的分界及其含义。晚元古代与元古显生宙的地壳增生。

第七讲  超级大陆

超级大陆的概念;历史上的超级大陆;拼合/裂解与板块构造/地幔柱构造。

第八讲  中国统一大陆的形成

华北、扬子、塔里木陆块;各自的演化特点;统一中国大陆的形成。

第九讲  华北陆块演化与克拉通破坏

华北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改造最强烈的克拉通之一;主要构造事件;大陆增生;克拉通破坏。

第十讲  显生宙陆壳演化与实例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赵宗溥等著,中朝准地台前寒武纪地壳演化,科学出版社,北京,1993

(2)B.F. Windley, The Evolving Continents (third edition). Wiley, 1995

(3)P.G. Eriksson, W. Altermann, and et al., The Precambrian Earth: Tempos and Events. Elsevier, 2004

(4)J. Malpas, C.J.N. Fletcher, and et al., Aspects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China. Geological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 226, London, 2004

撰写人:翟明国(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撰写日期:2009年11月

 

 

 

 

 

 

 

 

 

 

 

 

 

 

 

 

 

 

 

 

 

 

 

 

 

 

 

 

 

 

 

 

 

 

 

 

 

 

 

 

 

 

 

 

 

 

 

大纲编号:S070901ZY002

现代实验岩石学

Modern Experimental Petrology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 40/2

 

预修课程:

物理化学、矿物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岩石学、矿物学与人工合成矿物材料等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也可作为硅酸盐工学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完成相图实验的基本方法,主要岩浆岩的相图,特别是Schreinemakers  作图的基本原则及工艺岩石学的应用。

希望选修本课程的学生能够熟悉运用实验岩石学、实验矿物学的研究手段,掌握阅读相图的基本功,为开展成岩、成矿实验研究以及人工合成非金属材料打下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相图的基本知识

第1节         相律

第2节         相图的表示方法

第3节         不对称相图的作图及其应用

第二章  Schreinemakers (施赖纳玛克斯)作图法

第一节 施氏作图的法则

2.1.1作图遵循的法则

2.1.2施氏作图的表示方法

第二节 在温度一压力座标系、超镁铁岩的中级变质作用矿物组合作图法

第三章  主要岩浆岩的相图

第一节 玄武岩体系

第二节 花岗岩体系

第4节         碱性岩体系

第四章 .不平衡结晶作用

第一节 契尔马克分子(Tschermak molecule)

第二节 麦肯齐分子 (MacKenzie’s molecule)

第3节         在岩石铸造工业的应用

第五章  岩浆残余体系的结晶作用

第1节 岩浆残余体系

第2节 一个大气压的相图

第3节 高压下的结晶作用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岩石相平衡与岩石成因  邓晋福编著  1987年  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  

岩石学相平衡 (美)W.G.厄恩斯特著  林盛中译,  1985年   地质出版社

Modern Igneous Petrology  M.K.Sood  1981,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Phase diagrams for Geoscientists. T. Gasparik. 2003, Springer.

                              撰写人:曾荣树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修改人:刘曦(北京大学)

撰写日期:2009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1ZY003

找矿勘探地质学

Prospecting and Exploration Geology

课程属性:学科专业课           学时/学分:20/1

 

预修课程:

岩石学、矿床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围绕下列进行讲述:(1)采取什麽技术和方法确定高质量目标矿床的远景区或靶区;(2)如何应用合理的勘查技术和方法对高质量目标矿床进行勘查;(3)在勘查靶区内怎样才有可能查明这种目标矿床?(4)如何采取合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判定目标矿床的经济价值?并进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可行性分析。(5) 其它资源的勘查技术和方法体系。重点方面包括:(1)找矿条件、成矿规律和找矿信息的应用原理;(2)建立在先进成矿理论上的各种勘查技术和方法的综合应用;建立矿床勘查模型;(3)资源质和量的查明技术和方法,及其三维空间展示技术;(4)资源量/储量估算方法和资源的可行性分析;(5)资源法学和资源政策初步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资源勘查工程的知识结构,系统掌握资源勘查工程的技术方法,为将来从事资源勘查和开发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资源勘查的风险、资源勘查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资源勘查工程学的知识体系构成、资源勘查工程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第二章  成矿地质条件

找矿的基本问题、找矿地质条件概念和分类 、岩浆岩条件、构造地质条件、地层条件、岩相古地理条件、岩性条件、变质条件、风化和地貌条件、地球化学条件、物理化学条件

第三章  成矿规律

成矿规律、找矿标志

第四章 找矿方法及其综合应用

砾石找矿法、重砂找矿法、地球化学找矿法、地球物理找矿法、生物找矿法、放射性找矿法、综合应用

第五章  矿体地质研究

矿体地质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矿体地质研究的基本内容、矿体变化性的数学表征法

第六章  勘探技术手段及其合理利用

矿床勘探类型、勘探技术手段的种类、影响勘探工程的因素、勘探工程总体布置形式、勘探工程间距

第七章  固体矿产取样

化学分析取样、化学样品的加工、化学分析、技术取样

第八章  地质编录

原始地质编录  、综合地质编录

第九章  资源量与储量计算

矿产工业指标、矿体的圈定、资源量/储量估算方法

             

教材:

(1) 侯德义(1984)找矿勘探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2) Evans, AM (1997) An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 Geology and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 Blackwell Science Ltd.

参考书:

(3) 近年来各类中外文科学期刊上刊载的文献,主要包括:《矿床地质》、《地质与勘探》、《Economic Geology》、《Mineralium Deposita》、《Ore Geology Reviews》等。

撰写人:  李佑国(成都理工大学)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1TL001

岩石热力学讨论课

Seminar in Petrological Thermodynamics

课程属性:讨论课                   学时/学分:20/1

 

预修课程:

高等数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热力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高级研讨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研讨,要求学生能采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合理的热力学模型,进行准确的热力学计算,定量研究变质作用、岩浆作用、成矿作用等地质过程的演化,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三元与四元岩浆作用相图

     三元系统相图的基本特征、三元系杠杆规则、阿克梅德定理、共结反应与转熔反应及其判别、最低共晶点与转熔反应点的判别、含有中间化合物的三元系相图、四元系岩浆系统相图的基本特征、四元系杠杆规则

第二章  变质作用相图

Gibbs自由能-矿物共生图的耦合、投影图、剖面图、视剖面图、相图计算与变质过程的热力学定量模拟

第三章  矿物温度计与压力计的应用

泥质变质岩中的温度计与压力计、基性变质岩中的温度计与压力计、超基性变质岩中的温度计与压力计、钙硅酸岩中的温度计与压力计、温度极值的估算、压力极值的估算

第四章  固体溶液滑动实验原理与技术

固溶体滑动反应基本原理、滑动反应的实现、逆转反应平衡位置的确定、矿物活度的测定

第五章    流体包裹体热力学

流体PVT状态方程、等容线、盐度测定、均一法测温、爆裂法测温、冷冻法测温、成岩过程的流体包裹体温度压力确定、成矿过程的流体包裹体温度压力测定

第六章    化学沉积与盐湖热力学

溶液的pH值、Eh值、pH-Eh相图、碳酸盐岩的化学沉积、karst地貌热力学分析、盐湖平衡态与介稳态相图、多元溶解度相图及应用、相图计算、结晶与溶解转化动力学

第七章    岩浆熔离矿床热力学

硅酸盐熔体结构、硅酸盐熔体氧逸度、天然熔体不混溶原理与模拟计算、岩浆熔离成矿模拟计算

第八章    热液矿床热力学

热夜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热液中的络合物、热液成矿过程的模拟计算

第九章 矿物热力学数据库的建设

量热测量、相平衡研究、热力学数据的内洽性、相平衡实验数据的处理、矿物热力学数据库实例

             

教材:

(1) Nordstrom, D.K. and Munoz, J.L. (1994) Geochemical Thermodynamics. Blackwell Science Inc., 493 pages, 2nd edition

(2) 吴春明编(2010) 岩石热力学讨论班课件(电子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参考书:

(3) 江培谟编著(1989)地质热力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17页

(4) 殷辉安编著(1988)岩石学相平衡。北京:地质出版社,304页

(5) Spear, F.S. (1995) Metamorphic phase equilibria and pressure-temperature-time paths. 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Monograph, 799p.

(6) Winter, J.D. (2010) Principles of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Petrology. (Second Edition)

(7) Will, T.M. (1998) Phase equilibria in metamorphic rocks. Springer-Verlag Berlin, 315p.

(8) Ganguly, J. and Saxena, S.K. (1987) Mixtures and mineral reactions. Springer-Verlag. 291p.

(9) 马鸿文(2001)结晶岩热力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97页

(10) 李宽良(1993)水文地球化学热力学。北京:原子能出版社。444页

(11) White, W.M. (1999) Geochemistry (Chapters 2, 3 4).

(12) 近年来各类中外文科学期刊上刊载的文献,主要包括:《岩石学报》、《地质学报》、《中国科学D》、《科学通报》、《Journal of Metamorphic Geology》、《Journal of Petrology》、《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Lithos》、《Mineralogy and Petrology》、《American Mineralogist》、《Canadian Mineralogist》、《European Journal of Mineralogy》、《Reviews in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等。

撰写人:  吴春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1TL002

数学地质基础讨论课

Seminar in Mathematical Geology

 

课程属性:讨论课                       学时/学分:20/1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数学地质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高级研讨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研讨,使学生熟悉数学地质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定量分析和研究地质数据的能力。

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统计推断
        地质数据资料的整理,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第二章  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以及数据可利用程度的检验方法。
第三章  回归分析

第四章  判别分析

第五章  聚类分析

第六章  因子分析

第七章  趋势面分析。
参考教材
     1. 徐振邦等,《数学地质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4.
     2. 马春庭,《掌握和精通SPSS10》,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1.

撰写人:赵桂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1TL003

岩浆岩岩石学讨论课

Seminar in Igneous Petrology

 

课程属性:讨论课              学时/学分:20/1

 

预修课程:

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高级研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研讨,要求学生能掌握岩石学基本原理和最新进展,能从地球动力学的角度研究岩浆作用、成矿作用等地质过程,能将岩石的形成和发展置于成盆-造山过程中来阐述,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1.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分析

2.原始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

3作为岩浆岩成因信息的同位素

第二章  上地幔的部分熔融过程

1.上地幔的物理状态

2.上地幔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

3上地幔的部分熔融作用、岩浆的分离和上升

第三章  改变原始岩浆成分的过程

1.岩浆房内的对流和混合

2.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

3地壳混染作用

4.其他过程

第四章  建设性板块边界岩浆作用

1.洋壳特征

2.洋中脊结构

3.建设性板块边界的对流体系

4.部分熔融过程和岩浆的产生

5.大洋中脊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组成

第五章  破坏性板块边界岩浆作用

1.岛弧岩浆作用

2.活动大陆边缘岩浆作用

3.弧后盆地的岩浆作用

第六章  板内岩浆作用

1.洋岛岩浆作用

2.大陆溢流玄武岩省

3.大陆裂谷岩浆作用

4.大陆板内岩浆作用

教材和参考书

Myron G. Best.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Petrology, Blackwell Pub.,2003

Harvey Blatt, Robert Tracy. Petrology: igneous, sedimentary, and metamorphic. W.H.Freeman and Company, New York.2001

Winter,John D. An Introduction to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Petrology, Prentice Hall Inc. 2001

K.C.Condie. Mantle plumes and their record in Earth history. 2001.

Marjorie Wilson. Igneous Petrogenesi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1

Ian Jackson, The earth’s mantle: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Hugh R. Rollinson. Using geochemical data: evaluation, presentation, interpretation, Longman group UK Ltd, 1993

路凤香,桑隆康,《岩石学》, 地质出版社, 北京,2006.

邓晋福,罗照华,苏尚国等,《岩石成因、构造环境与成矿作用》, 地质出版社, 北京,2004

林景仟,《岩浆岩成因导论》, 地质出版社, 北京,1987

邱家骧, 《岩浆岩岩石学》, 地质出版社, 北京,1985.

撰写人:刘 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10年5月

 

 

 

 

 

 

 

 

 

 

 

 

 

 

 

 

 

 

 

 

 

 

 

 

 

 

 

 

 

 

 

 

 

 

 

 

 

 

 

 

 

 

 

 

 

 

 

大纲编号:S070901TL004

成因矿物学讨论课

Seminar in Genetic Mineralogy

课程属性:讨论课                    学时/学分:20/1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成因矿物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化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高级研讨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研讨,要求学生能学会运用成因矿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研究区的矿物成因特征,建立适合研究区地质过程演化中所体现的矿物标型特征,建立研究区矿物时空分布规律、共生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指导研究区的其它地质调查工作,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矿物的发生史

     矿物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变化的条件和过程,包括矿物个体发生史,矿物系统发生史(矿物种属发生史、矿物共生组合发生史、矿物成因年代学)。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三大类岩石典型矿物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变化的条件和过程。

第二章  矿物的标型性

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三大类岩石典型矿物的标型特征,矿物标型组合。

第三章  矿物温压计

成分温压计(类质同象、元素分配、稳定同位素),结构温压计(同质多象、元素占位),物性温度计(导电率的测定、热电系数测定、差热分析直接测定、矿物分解温度测定、固溶体溶离温度测定)气液包裹体温压计。

第四章     构造成因矿物学

在构造的作用下,不同力学性质断裂带的应力矿物的应变特征征,矿物物性的变化标志,矿物的化学成分,矿物的波谱学参数以及矿物的显微构造和超微构造的变化特征;与板块构造有关的标型矿物特征;矿物(矿产)在各种构造环境下的赋存规律

第五章     矿物和矿物组合的平衡共生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矿物共生分析原理,矿物共生分析方法,硅酸盐矿物共生分析,金属矿物共生分析,地核、地幔、地壳的矿物共生分布。

第六章     矿物的成因分类

成因矿物族(角闪石成因矿物族、绿泥石成因矿物族、黑云母成因矿物族),矿物的成因分类研究。

第七章     宇宙成因矿物学

陨石分类、陨石矿物表、陨石的形成及演化、月岩矿物表、宇宙尘。

第八章     成因矿物学在找矿中的应用

标志矿物在找矿中的应用,矿物组合在找矿中的应用,矿物标型特征在找矿中的应用,矿物组合演化在找矿中的应用,矿物地史演化在找矿中的应用。

 

教材:

(1) 王奎仁《地球与宇宙成因矿物学》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9

 

参考书:

(2) Berrt L.G. Mason B., Mineralogy: Concepts Descriptions Determinations W.H. Freeman and Company, 1983.

(3) Zoltai T. Stout J. H. (施倪承,马哲生等译),《矿物学原理》,地质出版社,北京,1992

(4). 陈光远等《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重庆出版社 1987

(5). 靳是琴等《成因矿物学概论》上、下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84、1986

(6). 薛君治等《成因矿物学概论》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86、1995

(7) 主要中外文科学期刊上刊载的文献,主要包括:《矿物学报》、《岩石学报》、《中国科学D》、《科学通报》、《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Mineralogy and Petrology》、《American Mineralogist》、《Canadian Mineralogist》、《European Journal of Mineralogy》、《Reviews in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Chemical Geology》等。

撰写人:  李永兵(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1TL005

岩石大地构造讨论课

Seminar in Petrotectonics

课程属性: 讨论课                        学时/学分: 20/1

 

预修课程:

岩石学 地球化学 大地构造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题讨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研讨,要求学生学会利用各类岩石构造组合的岩石学标志、地球化学标志,探讨典型岩石组合与大地构造背景之间的对应关系,了解岩石大地构造的最新进展。

内容提要:

第一章  沉积岩组合

浊积岩、震积岩、条带状含铁岩系

第二章  岩浆岩组合

大洋组合、蛇绿岩、双峰式火山岩系

第三章  变质岩组合

蓝片岩-榴辉岩组合、麻粒岩-超高温变质岩组合、地幔岩捕虏体

第四章  构造岩组合

构造混杂岩、糜棱岩、变质核杂岩

 

教材:

(1) Condie, K.C. (2001) Mantle plumes and their record in Earth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Maruyama, S. (1994) Plume tectonic.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3) Faure, G. and Mensing, T.M. (2005) Isotopes and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3rd Edition, published by Wiley J. and Sons, Inc., Hoboken, New Jersey.

(4) Gupta, A.K. (2007) Petrology and Gneiss of Igneous Rocks. Published by N.K. Mehra for Narosa Publishing House Pvt. Ltd.

(5) 邓晋福、罗照华、苏尚国 等 (2004) 岩石成因、构造环境与成矿作用。北京:地质出版社

(6) 邱家骧 (1991) 应用岩浆岩岩石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近年来各类中外文科学期刊上刊载的文献,主要包括:《岩石学报》、《地质学报》、《中国科学D》、《科学通报》、《Nature》、《Science》、《Annual Reviews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Earth Science Reviews》、《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Journal of Petrology》、《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Lithos》等。

                   撰写人:  吴春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地质学二级学科(地球化学070902)课程大纲

 

 

 

 

 

 

 

 

 

 

 

 

 

 

 

 

 

 

 

 

 

 

 

 

 

 

 

 

 

 

 

 

 

大纲编号:S070902ZJ001

同位素地球化学

Isotope Geochemistry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普通化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等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稳定及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基础知识,熟悉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及其地质应用;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原理,了解主要定年方法的实验流程和同位素测定。为解决岩石成因、地质演化、资源环境方面的重要问题打好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篇  稳定同位素

第一章  稳定同位素基础

稳定同位素、同位素效应、同位素分析结果的表达和标准、同位素分馏、实测结果与分馏系数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

样品制备、质谱分析、微量和微区同位素分析

第三章  热力学平衡分馏

同位素分馏系数校准方法、同位素分馏系数汇编、影响同位素平衡分馏的因素

第四章  动力学同位素分馏

同位素交换反应动力学、地质过程申的动力学同位素分馏、矿物对氧同位素交换动力学

第五章  稳定同位素地质温度计

稳定同位素温度计原理、同位素平衡的检查、注意事项、同位素地质温度计、矿物氧扩散与氧同位素退化交换作用

第六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各论

氢同位素、氧同位素、碳同位素、硫同位素、氮同位素、硅同位素、硼同位素;稳定同位素在天然水、生物圈、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热液矿床中的应用、古温度研究

第七章  同位素体系的定量模式

分异作用、混合作用

第二篇  放射性同位素

第八章  放射性同位素基本原理和实验测试技术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同位素实验条件和技术、同位素测试仪器和技术

第九章 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原理和示踪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原理、Nd—Sr—Pb同位素示踪、其它放射性成因同位素示踪

第十章 同位素年代学原理和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规律和原理、同位素年代学的基石、同位素稀释法原理、Rb—Sr法、K—Ar法和Ar—Ar法、Sm—Nd法、U—Pb法、Pb—Pb法、其它定年方法(La—Os、14C、U系等方法)、同位素年代学在地质演化研究的应用

 

教材:

1. Diskin, A.P. (1995) Radiogenic Isotope Ge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Faure, G. (1983) 同位素地质学原理。科学出版社,北京

3. 郑永飞、陈江峰 (1998)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科学出版社,北京

参考书:

4. Gill, R. (1997) Modern Analytical Geochemistry: An Introduction to 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 Techniques for Earth, Environmental and Material Scientists.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5. Rollinson, H.P. 91993) Using Geochemical Data: Evaluation, Presentation, Interpretation. Longman Scientific & Technical

6. 涂光炽 (1998) 高等地球化学。科学出版社,北京

                   撰写人:   郭敬辉、储雪蕾(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2ZJ002

岩石地球化学

Petrological Geochemistry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 40/2

 

预修课程:

地球化学、岩石学、

选修课程

全球构造或大地构造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矿床学专业研究生及部分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应用现代地球化学原理及岩石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与地壳、上地幔结构、组成及其演化,以及现代及地质历史上大陆及海洋岩石圈研究有关的常见课题。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应用现代地球系统科学概念,从岩石圈总体研究角度及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观点出发,处理地球各子系统及各岩类的地球化学问题。因此,本课程是相关专业研究生完成其学位论文研究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现代地球系统科学中的岩石地球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的发展史,研究方法,岩石地球化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我国研究现状和学科发展展望。

第二章  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方法的地球化学基础

主量元素:岩石的化学分类及成因环境判别;微量元素:元素分配及化学反演理论;

多元同位素体系示踪及多阶段演化理论;同位素年代学理论及应用;轻稳定同位素和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应用理论

第三章  地壳和上地幔的主要构成岩类及其化学演化

幔源岩类;表壳岩类(花岗岩、沉积岩类);高分异岩类(中酸性火成岩类);正副变质岩类的组成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演化.

第四章  大洋岩石圈

大洋岩石圈的基本结构组成;演化;洋脊、海山、海盆、台地及岛弧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大洋俯冲带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第五章  大陆岩石圈

大陆岩石圈基本组成特征;大陆岩石圈化学组成、结构的高度不均一性;前寒武纪克拉通地块,大陆造山带,大火成岩省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第七章  岩石大地构造及其地球化学判别原理

全球构造中的岩石组合;大地构造相与岩石组合;构造背景岩石地球化学判别原则及应用;Pearce图介解析

第八章       地球系统中的圈层相互作用

壳幔相互作用的形式、作用及构造含义;底垫和拆沉作用;幔幔相互作用:地幔对流及不同地幔域的转换;水(圈)岩(石圈)相互作用

第九章 Case Study 1: 大陆地壳生长和重循环作用

第十章 Case Study 2: 花岗岩类成因研究与大地构造相

第十一章Case Study 3: 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与大陆深俯冲

第十二章Case Study 4: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岩石圈巨厚减薄与转型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编,高等地球化学,科学出版社,北京,2000

(2)B.M. White, Geochemistry,Cornel Univ,1998-2000

(3)H. Rollinson, Using Geochemical data. Longman Group, UK, 1993

(4)P.A. Dickin, Radiogenic Isotope Geology, Cambridge Univ. Press, Cambridge, 1997

     (5) D.J.Depaolo, 1988, Nd isotope geochemistry: an introduction, Springer-Verlag.

(6)B.M. White, Isotope Geochemistry,Cornel Univ,1998-2000

(7)地球化学, 陈道公等,1992,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8)地球化学: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欧阳自远主编,原子能出版社,1996。

(9)化学地球动力学,郑永飞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

                                  撰写人:   周新华(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2ZJ003

环境地球化学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 / 学分:40 /2

预修课程:普通化学 普通地质学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教学对象为地球化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生。

本课程主要讲授环境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在实际环境问题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与生物生存密切相关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土壤圈等环境地球化学问题,侧重于全球变化的地球化学记录,以及污染物迁移和转化过程中的化学过程、化学行为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地球化学基本研究思路和方法,了解当今环境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以及全球的环境问题,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从事环境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环境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环境地球化学的学科发展历史和前景以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地球化学环境与人类的健康。

第二章     生物生存环境的基本特征

大气圈的结构、大气组成、地球的辐射平衡、地球的大气循环、水圈、土壤的组成、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生物圈、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及其组成、生态系统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第三章     全球变化的地球化学记录及其研究方法

全球变化概念以及研究概述、第四纪、冰后期、黄土、古土壤、磁化率、第四纪冰期、古气候旋回形成机制假说、米兰科维奇理论、新仙女木事件、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过去全球变化中古气候信息的获取对象。

第四章     土壤环境地球化学

土壤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农业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第五章     大气环境地球化学

大气化学及其环境效应、大气的污染和危害、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和转化、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第六章     水环境地球化学

天然水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水体的污染和危害、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和转化、水体环境质量评价

第七章     环境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

环境分析样品的采集、处理、分析。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     杨忠芳等,现代环境地球化学,地质出版社,北京,1999

(2)     戎秋涛等,环境地球化学,地质出版社,北京,1990

(3)     朱大奎等,环境地质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0

(4)     戴树桂,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0

(5)     Texas A&M University,“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教材,1998

(6)     University of New Orlean,“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教材,2002

撰写人:  赵桂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2ZJ004

高等有机化学(一)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I)

 

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量子化学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化学学科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要求学生用物理及物理化学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有机反应机理。从分子轨道理论、动力学、立体化学、介质效应及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等不同角度研究与反应机理的相关性。由分步反应到协同反应,从基态到激发态讨论不同的反应机理。结合近期文献中相应于各章内容有关反应,学习从如何提出研究问题到综合实验数据,得出相应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提要:

第一章  有机反应机理

研究反应机理的方法及有关理论问题:过渡态理论,Hammond假说,Curtin-Hammett原理,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及取代基效应。

第二章  介质效应

溶剂的极性;离子对;疏水亲脂效应及介质的酸度与反应机理。

第三章  立体化学

立体化学与化学反应;不对称合成及光谱方法在立体化学研究中的应用(NMR、IR、UV、MS、CD、ORD)。

第四章  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

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自由基、碳烯、氮烯、苯炔及其结构与反应性。

第五章  协同反应

电环化反应;环加成与环消除反应;σ-迁移反应;ene反应和螯变反应。

第六章  有机光化学

激发与激发态;激发态的失活及能量的传递;羰基化合物的光化学;烯与双烯的光化学。

教材:

孙祥玉编,《理论有机化学导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讲义。

主要参考书:

1. 王其华,孙祥玉,赵瑶兴编著,《有机反应机制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1。

2. T. H. Lowry, K. S. Richardson, Mechanism and Theory in Organic Chemistry, Harper & Row, New York, 1981.

3. 高振衡编著,《物理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83。

撰写人:孙详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00年09月

 

 

 

 

 

 

 

 

 

 

 

 

大纲编号:S070902ZJ005

生物地球化学

Biogeochemistry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地球化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亦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生物地球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与全球变化之间的关系。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导论

生物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历史和现状,发展趋势

第二章                  生命起源与演化简介

元素的起源与演化,元素的分布和分配,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简介

第三章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光和作用过程;光合作用中的同位素分馏

第四章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地球与地球系统,大气圈、岩石圈、陆地生物圈的主要生物地球化学反应

第五章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碳、氮、硫、磷、汞、放射性核素、有机污染物等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教材:

     暂无

主要参考书:

1. 韩兴国等,生物地球化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北京,1999

2. Schlesinger W H,Biogeochemistry: An Analysis of Global Change(2nd ed).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7

3. Schulze E-D et al,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in the Climate System.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2001

 

 撰写人:李玉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

撰写日期2010年05月

 

 

 

 

 

 

 

 

 

 

 

 

 

 

 

 

 

 

 

大纲编号:S070902ZJ006

地球化学热力学

Geochemical Thermodynamics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  40/2

 

预修课程:

          高等数学、普通化学、普通地质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地球化学热力学基本概念有清晰准确的把握,掌握平衡系统的完整解析表达、活度与逸度计算、微量元素的热力学计算、矿物温度计与压力计计算、地球化学相图的判读、热力学数据库等方面的知识。针对研究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成矿作用、地球化学流体等具体科学问题的需要,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地球化学热力学知识,建立合理的热力学模型,进行准确的定量计算,并能合理地解释计算结果,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提要:

第零章    热力学函数及其相互关系

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力学温标;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热力学状态函数与恰当微分;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状态函数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Maxwell关系式;Gibbs自由能、Helmholtz自由能、Gibbs方程

       第一章   相律与简单地球化学系统的相平衡

     Gibbs相律、Goldschmidt矿物相律、柯尔任斯基矿物相律、Claperon方程

第二章  多相平衡关系的Schreinemakers几何分析法

Schreinemakers几何分析法公理与法则、标记法、单变度曲线的排列、分析步骤、应用实例

第三章   溶液热力学基础

理想溶液、Henry定律、Raoult定律、稀溶液的依数性、非理想溶液、逸度、活度、过剩(超额)函数

第四章  固体溶液活度理论

正规溶液、分子型与离子型活度、活度系数、逸度系数、Margules参数、对称溶液的活度系数、非对称溶液的活度系数、流体的逸度

第五章   地球化学平衡系统的完整表达与计算

平衡常数、系统平衡的完整解析表达、各种合理的简化计算、含固溶体平衡系统的计算

第六章    矿物温度计与压力计

矿物温压计分类、温压计热力学原理、温压计的标定、误差分析、单组分温压计、高精度相对温压计、温压计质量评价、常用的温压计、温压计计算软件、温压计计算实例

第七章    硅酸盐熔体

硅酸盐熔体结构、熔体中H2O的逸度与溶解度、CO2的逸度与溶解度、矿物-熔体之间的平衡、Nernst分配定理、Rayleigh分馏定律、天然熔体不混溶原理与模拟、岩浆型矿床成矿的热力学模拟

第八章    地球化学系统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缓冲剂的氧逸度、电化学基础、Nernst方程、Eh值、硅酸盐熔体的氧逸度、变质岩的氧逸度

第九章   化学沉积与盐湖热力学

电解质活度与活度系数、Debye-Hückel定律、天然水溶液中的溶解与沉淀、平衡常数与溶度积、溶液的pH值、Eh值、pH-Eh相图、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水溶液中的络合物、化学沉积的热力学原理、karst地貌热力学分析、盐湖化学分类、盐湖化学相图与成矿、流体包裹体状态方程、等容线、流体包裹体温度压力测定、热液矿床成矿的热力学模拟

第十章  地球化学系统相图与相图热力学

一元系相图、二元系相图、杠杆规则、三元系相图、四元系相图、含固溶体的相图、含中间化合物的相图、低共熔现象热力学原理、出溶作用相图及热力学原理

第十一章  地球化学热力学数据库

量热测量、相平衡研究、固溶体滑动实验技术、热力学数据的内洽性、相平衡实验数据的处理、数据库实例

             

教材

(1) Nordstrom, D.K. and Munoz, J.L. (1994) Geochemical Thermodynamics. Blackwell Science Inc., 493 pages, 2nd edition

(2) 吴春明 (2010) 地球化学热力学讲义(电子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参考书

(3) 江培谟编著(1989)地质热力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17页

(4) 殷辉安编著(1988)岩石学相平衡。北京:地质出版社,304页

(5) Spear, F.S. (1995) Metamorphic phase equilibria and pressure-temperature-time paths. 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Monograph, 799p.

(6) Will, T.M. (1998) Phase equilibria in metamorphic rocks. Springer-Verlag Berlin, 315p.

(7) Ganguly, J. and Saxena, S.K. (1987) Mixtures and mineral reactions. Springer-Verlag. 291p.

(8) 马鸿文(2001)结晶岩热力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97页

(9) 李宽良(1993)水文地球化学热力学。北京:原子能出版社。444页

(10) White, W.M. (1999) Geochemistry (Chapters 2, 3 4).

                                         撰写人:  吴春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2ZY001

地幔地球化学

Mantle Geochemistry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20/1

 

预修课程:

高等地球化学、岩石地球化学或岩石学

选修课程

全球构造或大地构造、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年代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矿床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应用现代地质学、地球化学、岩石学及全球构造知识,认识和掌握地球的圈层构造、地幔化学结构、组成及其演化;特别是与岩石圈深部过程有关的壳幔地质、地球化学作用及其与资源、环境等人类生存密切相关问题的关系。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应用现代地球系统科学概念,从化学地球动力学角度及各圈层相互作用观点出发,处理各种幔源岩类、壳幔相互作用及岩石圈演化有关的地球化学问题。本课程是相关专业研究生完成其学位论文研究的重要专业课。

考试方式:读书报告占成绩40%,课堂开卷考试占成绩60%。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现代地球系统科学中的地幔地球化学;地幔地球化学的发展史,研究方法,地幔地球化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我国研究现状和学科发展展望。

第二章  地幔地球化学研究方法的地球化学理论基础

矿物相平衡与主量元素组成,化学元素分配及化学反演理论;多元同位素示踪体系,同位素年代学及多阶段演化理论;同位素模式年龄理论及应用;

第三章  地幔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对象:

作为地表火成岩类的幔源岩石;广布的大陆及大洋玄武岩,构造抬升的岩石圈深部剖面;火山岩中的幔源捕虏体岩类;典型实例剖析

第四章  地幔组成的化学不均一性和地幔源区地球化学储库(端元):

不同尺度的地幔化学不均一性;Dupal异常;原始地幔(PM)及其地球化学含义;大洋中瘠玄武岩与亏损地幔(DM);洋岛玄武岩与主流地幔(PREMA);l型富集地幔(E M l);ll 型富集地幔(EMll);高U/Pb地幔(HIMU)及(FOZO)等地幔化学储库

第五章  大火成岩省与地幔柱构造(LIPs and Plume Tectonics)

大陆溢流玄武岩;大火成岩省;地幔柱与超级地幔柱,地幔柱构造理论

第六章       地幔交代作用与交代地幔

地幔交代作用的定义,类型与识别;交代地幔存在的地球化学证据;地幔交代在壳幔体系相互作用及演化中的意义;地幔交代作用与深部成矿过程

第七章 壳幔体系化学结构与演化的动力学模式

二组分地幔模式;布丁模式;壳幔子体系盒式模式;重循环模式;全地幔与双层地幔对流模式;中国大陆地幔三体系四组分混合动力学模式

第九章       下地壳与壳幔相互作用研究:

下地壳研究的两种样品与两种途径;重循环作用;底垫和拆沉作用的地球化学研究;壳幔过程耦合性讨论

第十章       中国大陆地幔地球化学区划与杨子西缘大火成岩省研究:

地幔化学区划的意义;地幔源区组成的构造块体特征;中国大陆地幔化学区划;峨眉山溢流玄武岩研究;P-T全球事件与地幔柱活动

第十一章  Case Study : 华北克拉通下地壳捕虏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

中生代中国华北大陆岩石圈转型及其深部动力学过程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编,高等地球化学,科学出版社,北京,2000

(2)B.M. White, Geochemistry,Cornel Univ,1998-2000

(3)H. Rollinson, Using Geochemical data. Longman Group, UK, 1993

(4)P.A. Dickin, Radiogenic Isotope Geology, Cambridge Univ. Press, Cambridge, 1997

     (5) 沈谓洲,同位素地质学教程,原子能出版社, 1997.

(6)Menzies, (ed.), Mantle metasomatism, Academic Press,1987

   (7) Menzies, (ed.), Continental mantle,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0

(8)B.M. White, Isotope Geochemistry,Cornel Univ,1998-2000

撰写人:周新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撰写日期:2006年11月

 

.

 

 

 

 

 

 

 

 

 

 

 

 

 

 

 

 

 

 

 

 

 

 

 

 

 

 

 

 

 

 

 

 

 

 

 

 

 

 

 

 

 

 

 

大纲编号:S070902ZY002

实验地球化学

Experimental Geochemistry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地球化学、热力学、无机化学、实验岩石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地球化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实验地球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要求学生在具备有关地学和化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了解实验设备的原理,掌握高温高压实验技术和方法;(2)对热液流体的物理化学研究有进一步的了解;(3)掌握用测定矿物溶解度研究热水溶液中元素存在形式的实验方法,数据的热力学处理,以及实验结果的评价与应用;(4)了解水岩反应,包括岩浆作用、交代作用、表生作用等实验研究成果及其地质意义。为今后开展地球化学实验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验技术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内容,研究现状。

第二章  高温高压实验设备和实验技术

          高温高压实验技术基础—温度的测量和控制、高压的产生和密封结构,高温高压实验设备,大气压力下的高温实验技术,水热实验中挥发份分压力控制。

     第三章  热水溶液的物理化学研究

         水的P—V—T关系,高温高压下盐—水体系的实验研究,高温高压下电解质水溶液电导率的研究,高温高压下水溶液的光谱学研究。

     第四章  热液条件下元素存在形式的实验研究

          研究概况及理论意义,元素存在形式的研究方法,热液中元素迁移形式的实验研究,成矿元素络合物稳定性的实验研究及其稳定常数的测定方法。

     第五章  热液体系的化学平衡与计算

         平衡的确定,化学平衡计算,实验结果的估价与应用。

第六章  超临界流体中元素存在形式的实验研究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成矿元素在超临界流体中的迁移,超临界水的应用研究。

第七章  水—岩反应的实验研究

       概述,水岩反应的研究成果,水岩反应研究的实际应用。

第八章  与岩浆作用、交代作用有关的实验研究

       花岗岩的熔化实验,碱交代蚀变反应的实验研究,元素在熔体—流体相中分配的实验研究。

第九章  合成矿物实验研究

       人工合成水晶实验,矽卡岩矿物的合成实验,铜、铁硫化物的合成实验。

第十章  表生作用地球化学模拟实验

       表生风化淋滤实验研究,吸附作用的富集模拟实验,生物成矿作用实验研究。

教材:

     1. 曾贻善,《实验地球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87。

     2. 李兆麟,《实验地球化学》,地质出版社,北京,1988。

     3. 赵斌等,《高温高压实验地球化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95

主要参考书:

1. 饶纪龙,《地球化学中的热力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79

2. 曾贻善,《热水溶液中化学元素的迁移形式》,地质出版社,北京,1993

3. 涂光炽等,《低温地球化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98

4. Ulmer, G. C. , Barnes, H. L. , Hydrothermal Experimental Technique,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1987.

5. Barnes, H. L. , Geochemistry of Hydrothermal Ore Deposits(2nd Ed.), Wiley, New York, 1979.

6. Helgeson, H. G. , Complexing and Hydrothermal Ore Deposition, Pergamon, London,  1964.

7. Garrels, R. M. , Christ, C. L. , Solution, Minerals and Equilibria, Harper and Row, New York, 1965.

                                 撰写人:   樊文苓(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

                                 撰写日期: 2002年11月

 

 

 

 

 

 

 

 

 

 

 

 

 

 

 

 

 

 

 

 

 

 

 

 

 

 

 

 

 

 

 

 

 

 

 

 

 

 

 

 

 

 

 

 

 

 

 

 

 

 

 

 

 

地质学二级学科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070903

课程大纲

 

 

 

 

 

 

 

 

 

 

 

 

 

 

 

 

 

 

 

 

 

 

 

 

 

 

 

 

 

 

 

 

 

 

 

 

 

大纲编号:S070903ZJ001

层序地层学

Sequnces Stratigraphy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分:20/1

 

预修课程:

沉积学和/或古生物-地层学,石油地质学、地震地质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沉积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和第四纪地质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层序地层学是在地震地层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沉积地层分析方法与地震地质方法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层序分辨率和解释的精确度,并将该分析方法应用到陆相地层,而且提出了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现在的层序地层学不仅仅是油气产业部门进行地层分析的一种手段(或方法体系),而且已成为科研部门进行盆地沉积动力学分析、地壳表层系统演化分析的强有力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本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解释方法,能运用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提要: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基本术语定义

        层序定义,层序类型,层序界面特征,体系域定义,其它。

第三章  层序地层学沉积模式

        碎屑岩层序地层模式,碳酸盐岩层序地层模式,压缩段(密集段)及其地层学意义。

第四章  层序地层学解释方法

        地震层序分析,地震相分析,测井岩相与层序解释,露头层序地层分析。

第五章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

        理论基础,应用举例。

第六章  陆相地层层序地层学

        研究意义,陆相断陷盆地特殊性,层序地层模式。

第七章  层序地层学、盆地沉积动力学和全球变化

        不同类型盆地充填序列的层序地层样式,层序地层与地球表层圈系统

 

主要参考书:

1. C. K. 威尔格斯等(徐怀大等译),《层序地层学原理》,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1993。

2. Wilgus. C. K. et al., 1988. Sea-level Chang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SEPM. Spec. Publ. 42.

3. Einsele G., Ricken, W., Seilacher, A., 1991. Cycles and Events in Stratigraphy.

4. Macdonald, D.I.M., 1991. Sedimentation, Tectonics and Eustasy, IAS Spec. Publ., 12, Blackwell Science.

5. Emery, D. and Myers, K., 1996. Sequence Stratigraphy, Blackwell Science, Oxford.

6. Miall, A.D., 1997. The Geology of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Springer, Berlin.

撰写人:陈代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撰写日期:2004年11月

 

 

 

 

 

 

 

 

 

大纲编号:S070903ZJ002

生物进化论

Biological Evolution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普通生物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研究生专业基础课,也可作为地学和生物学相关专业研究生选修课。是与古生物学有关学科最基础的专业教育,借以学习有关生物进化理论的较为系统的科学过程、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

内容提要:

第一章       达尔文之前的进化思想

中世纪之前人类对于生物进化的朦胧认识;文艺复兴之后到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界关于生物进化的认识及其理论

第二章       《物种起源》的准备

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之前从事的科学活动以及这些科学活动对其进化论的形成所起到的作用

第三章       “自然选择”的实质

阐释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的内容和实质,并对其伟大意义与时代局限性给予评述

第四章       达尔文主义的发展

从达尔文主义、新达尔文主义到现代达尔文主义

第五章       非达尔文主义进化论与达尔文主义进化论之分歧与同一

介绍“中性理论”、“间断平衡理论”等“非达尔文主义进化论”;评述上述理论之间的异同以及争论的焦点;生物的进化与宇宙的进化

第六章       进化的长河

概述地球上的生命从起源到今天漫长的进化历程;其中重点介绍真核细胞的产生与“内共生学说”、多细胞动物的产生与“收割理论”以及生物与地球的协同进化与“盖娅假说”

 

参考书:

(1)毕黎译,《达尔文回忆录(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2)《物种起源(中译本)》,科学技术出版社

(3)田洺译,《自达尔文以来(中译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郭建崴,《生命的起源与进化》,广西教育出版社

撰写人:郭建崴(中科院古脊椎所)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3ZJ003

生物系统学原理与方法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Biological Systematics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普通生物学、生态学、高等数学、自然地理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专业研究生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通过学习本课程,希望学生能掌握生物系统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开展有关研究打下基础。

生物系统学是关于生物分类和系统演化的学科。本课程主要介绍生物系统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内容包括:系统学简介,分类原理和研究程序,生物命名法规,分类文献学,分类论文写作,分类数据管理,物种理论,生物地理学基本原理,数值和支序分类学原理和方法,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方法的应用。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生物系统学简介

        定义,历史和学派,重要性,研究程序。    

第二章  分类基本原理和造作原则

          若干重要概念,分类基本原则,分类和系统发育,分类特征,进化分类学单元划分和定级的标准。

      第三章  数值分类学原理和方法

          基本概念,性状及其量化,聚类分析,发展动态。

      第四章  支序分类学原理和方法

          基本概念,同源理论,性状分析,支序分析,自然分类体系。

      第五章  生物命名法规

          法规的起源和修订,生物名称的特征,优先律,学名组成和规则,分类变更。

第六章  分类文献、发表和数据管理

          文献重要性和类型,分类文献检索方法和途径,分类论文类型、成分和写作,检索表,分类数据管理,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

第七章  物种理论

          物种基本概念,物种概念的发展,物种形成机理,物种演化。

第八章  生物地理学基本原理

          生物地理学概述,生物地理区划,扩散和替代生物地理学,物种分布格局与系统发育。

第九章  新技术应用

          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细胞生物学技术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展望。

教材:

     赵铁桥编著,《系统生物学的概念和方法》,科学出版社,北京,1995。

主要参考书:

1. 郑作新等译,《动物分类学的方法和原理》,科学出版社,北京,1965。

2. 张永辂,《古生物命名拉丁语》,科学出版社,北京,1984。

3. 黄大卫,《支序系统学概论》,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1996。

4. Wiley, E. O. , Phylogenetic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hylogenetic Systematics,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 New York, 1981.

5. Mayr, E. , P. D. Ashlock. , Principles of Systematic Zoology, McGraw-Hill, New York, 1991.

6. Schuh, R. T. , Biological Systematic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2000.

                                   撰写人:   袁德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撰写日期: 2002年11月

 

大纲编号:S070903ZJ004

新生代地质年代学

The Cenozoic Geochronology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教学目的和要求:

建立地球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的时间演变序列,对所研究的对象定年是地学中最关键且难度最大的问题之一。尤其是新生代,它是地球历史长河中最新最短的一段,特别是第四纪关系着整个自然和人类的发展,因此,这段历史的定年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涉及到地质学的各个领域,也涉及环境学、气候学、人类学诸方面的问题。几乎每个地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人员都需要掌握或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本课程主要是研究新生代以来的年代学问题,重点介绍近10年来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特别讲解年轻地质体系的年代测定及在古气候古环境研究中的有关成果。

内容提要:

                                                  

第三章    绪论                                                     

年代学的发展概况

新生代年代学的内容

新生代年代学的主要任务

第四章    高分辨率年轻地质年代学——计数年代学                                      

湖泊沉积物

树木年轮

石笋

珊瑚和冰芯

第三章   放射性碳(14C)测定年代方法                                

基本原理

实验方法

样品14C年龄及误差分析

14C年龄测定方法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第四章   137Cs 、210Pb年龄测定方法                                 

基本原理

实验方法

137Cs 、210Pb年龄及沉积速率计算

应用        

第五章   其他定年法                                                 

热释光、光释光测年方法

电子自旋共振测年

裂变径迹测定年龄法

钾-氩、氩-氩定年法

铀系不平衡TIMS法

火山灰定年法

古地磁定年法

历史考古法                     

第六章 总结各种方法的使用范围及制约条件                          

                             

                                         

主要参考书

(1) 谢宇平 主编,《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地质出版社,北京,2003

(2) Mike Walker, 《Quaternary dating methods》,Chichester, West Sussex, England  2005.

(3)Günter A. Wagner,《Age Determination of Yong Rocks and Artifact》,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1998

(4) 曹伯勋 主编,《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武汉,1995

(5) 陈文寄,计凤桔,王非 主编,《年轻地质体系的年代测定》,地震出版社,北京,1999

撰写人:游海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3ZJ005

古人类学

Palaeoanthropology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 20/1

 

预修课程:

普通生物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同时面向动物学、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等专业的研究生。:通过对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的概貌和少量细节的学习,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自身和其文化的历史都是不断地有简单到复杂,有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研究古人类学的意义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斗争

第二章  对人类起源认识的简要历程

达尔文和赫胥黎的贡献,新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延长人类历史的记录,改变对起源地区的认识,人类定义改变的后果

第三章  人是古猿变的

人类的前驱—灵长类,人类祖先的近亲—古猿,古猿如何变成人

第四章  人类演化的最早阶段

原初人、地猿等和多种南方古猿

第五章  直立人阶段

体质形态(中国的、东南亚的、非洲的和欧洲的)

第六章  早期智人阶段

体质形态(中国的、东南亚的、非洲的和欧洲的)

第七章  晚期智人阶段

现代人起源争论的两个主要假说,人种的形成

第八章  古文化

导论(旧石器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意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研究方法),中国旧石器考古简介(研究简史,成果举要),欧非旧石器考古简介

第九章  人类演化的趋势

演化模式的变化,现代人的体质特点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吴汝康,《人类的诞生与进化》,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北京,2002

(2)吴新智等,《中国古人类遗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1999

(3)理查德·利基,《人类的起源》(吴汝康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1995

(4)吴新智等,《人类进化足迹》,北京教育出版社,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北京,2002

(5)吴汝康等主编,《中国远古人类》,科学出版社,北京,1989

(6)吴汝康,《古人类学》,文物出版社,北京,1989

(7)吴汝康等,《人类发展史》,科学出版社,北京,1978

(8)张森水,《中国旧石器文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天津,1987

                    撰写人   吴新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3ZY001

古生态学

Palaeoecology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 54/3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史学、生态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也可作为第四纪地质学及环境科学、生物学相关专业研究生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古代生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能够根据所搜集到的生物化石和沉积岩石、沉积物资料去推测古代环境,恢复与重建地球环境变迁与生物演化的历史,并借以研究矿产形成的规律,有助于矿产资源普查勘探的预测。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古生态学的内容与意义

           古生态学的定义与内容,古生态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及其理论意义,古生态学的实用价值,古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第二章    古生态学发展简史

                  世界古生态学简史,中国古生态简史。

第三章    古生态学的生态学基础

                  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及其演化,海洋生物生活方式与海洋分区。

第四章 古生态学研究的原理和途径

第五章 现实主义原理的应用和实证古生物学

       现实主义原理的功效,现实主义原理的应用实例,现实主义原理的局限性和正确运用。

第六章 形态功能分析和习性古生物学

       形态功能分析的基础,形态功能分析在恢复灭绝生物生活方式上的应用。

第七章 埋藏研究方法

       化石产生学与埋藏学,化石埋藏过程及其因素,埋藏环境的判别。

第八章 地史时期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物间相互关系的一般概念,古今生物相互关系的体现。

第九章 遗迹化石及其意义

       遗迹化石的特征及分类,各类遗迹化石简介,遗迹化石的地质意义及古生态意义。

第十章 环境标志与应用古生态学

       化石群与岩相的关系,古生态学在古环境研究中的作用,各种环境因素的判断, 古代海洋相带的划分。

第十一章 化石群落和生态地层学

         化石群落和生物礁古生态学,生态地层学和群落古生态,生态地层学研究的若干实例。

第十二章 天文古生态学

         引论,天文因素的古生态效应,天文古生态学的哲学意义。

第十三章 地球化学在古生态学中的应用

         同位素古生态学,痕量元素古生态学

第十四章 数理统计在古生态学中的应用——定量古生态学

         研究简况,定量古生态学简单研究法

第十五章 古生态学野外调查

         野外观察和采集,野外素描照相及古生态剖面草图的绘制

第十六章 古生态综合分析和图解

         室内资料整理和生物生存条件的恢复,古代生物群落分析和沉积盆地发展历史的研究

 

教材:

(1)潘云唐:《古生态学》(一)、(二)、(三)、附图一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讲义,北京,2001

参考书:

    (1)杨式溥,《古生物学》,地质出版社,北京,1993

(2)J.R.Dodd&R.J.Stanton著,《古生态学概念与应用》,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集体翻译,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1990

(3)W.C.McKerrow著,《化石生态学》,杨式溥译,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

(4)D.V.Ager著,《古生态学原理》,王仪诚译,科学出版社,北京,1981

(5)A.J.Boucot著,《海洋底栖古生态学原理》,陈源仁译,海洋出版社,北京,1994

(6)P.Shipman, Life history of a fossil: an introduction to taphonomy and palaeoecology, Cambridge, Harvard Univ, 1981.

                                         撰写人:  潘云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3ZY002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

Comparative Anatomy of Vertebrate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脊椎动物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生物学相关专业研究生选修课。比较解剖学和古生物学一样,是研究进化的主要科学依据。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是以比较研究现生动物各器官、系统的结构特征为主,进而从解剖学的角度阐明脊椎动物门的系统发育过程。

内容提要:

第一章  脊椎动物的分类和起源   

第二章  组织和胚胎简介   

      第三章  皮肤

      第四章  骨骼系统

              脊素、结缔组织、骨骼组织分类,中轴骨骼,附肢骨骼,颅骨

      第五章  肌肉系统

      第六章  循环系统

      第七章  神经系统

      第八章  口,咽,齿

      第九章  感觉器官:以耳、鼻为主。

主要参考书:

1. A. S. 罗默,《脊椎动物身体》(中译本)(The Vertebrate Body),科学出版社,北京,1985。

2. 马克勤,郑光英,《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84。

                      撰写人:  李传夔(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撰写日期:2002年11月

 

 

 

 

 

 

 

 

 

 

 

 

 

 

 

 

 

 

 

 

 

 

 

大纲编号:S070903ZY003

发育生物学

Developmental Biology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细胞生物学、遗传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专业研究生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相关学科研究生的选修课。发育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和生物工程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已发展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

本课程主要介绍动植物生长发育的遗传和分子机理,包括发育的基本概念、细胞命运的决定、形态建成等以及最新的发育生物学研究进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有关专业的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发育生物学的基础内容,并较为深入地掌握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特征、发育的遗传及分子的控制机理,为今后从事该领域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发育生物学简史和基本概念。    

第二章  动物的个体发育

        受精—有机体发育的启动。

第三章  从早期胚胎发育到三胚层的建立

        早期胚胎命运决定、诱导和胚层。

第四章  器官发生和形态建成

        形态建成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机理。

第五章  植物生殖发育

        配子体形成,传粉受精,生殖障碍,自交不亲和性分子遗传。

第六章  植物胚胎发育

        胚和胚乳发育,种子发育。

第七章  器官形成:花、叶和根

        ABC模型,形态建成和细胞命运决定。

第八章  分生组织特性

        茎端和根端分生组织维系的分子机制。

第九章  发育生物学研究进展

        发育生物学领域岩主要研究进展介绍。

主要参考书:

1. 许智宏等,《植物发育分子机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8。

2. Stephen H. Howell, Molecular Genetics of Plant Develop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8.

3. Gilbert, S. F. et al. , Development Biology(4th Ed. ), Sinaur Associates, Inc. 1998.

4. Lodish, H, Bcrk, A, Zipursky, S. C. et al. , Molecular Cell Biology(4th Ed ), W. II. Freeman and Company, 2000.

                               撰写人:   薛勇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

                               撰写日期:2002年11月

 

 

 

 

 

 

 

大纲编号:S070903TL001

地外撞击事件与事件地层学讨论课

Extraterrestrial Impact and Event Stratigraphy

课程属性:讨论课      学时/学分:20/1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地球化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地球化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第四纪地质学及环境科学、生物学相关专业研究生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显生宙以来的几次重要的生物绝灭事件及其特点,地质历史时期地外撞击事件周期性及其与生物绝灭的关系,熟悉研究地外事件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并能初步运用。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几次主要生物绝灭事件及原因

          1. 寒武纪、泥盆纪生物绝灭事件

          2. 二叠纪生物绝灭事件

          3. 白垩纪/第三纪生物绝灭事件

          4. 生物大规模绝灭的特点及原因探讨

     第三章  地外撞击事件的周期性及其与生物绝灭的关系

         1. 二叠纪/三叠纪可能的地外撞击事件及其与生物绝灭的关系

         2. 白垩纪/第三纪地外撞击事件及其与生物绝灭的关系

         3. 第四纪地外撞击事件及环境效应

         4. 现代地外撞击事件

      第四章  研究地外事件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 地外物质指示元素—铂族元素的特征及其对地外物质的指示作用

         2. 地质样品中铂族元素的分析方法

         3. 地外事件的其它指示标志

         4. 地外撞击理论面临的主要问题

  

主要参考书:

1. 齐文同,《事件地层学概论》,地质出版社,北京,1990。

2. 柴之芳,祝汉民,《微量元素化学概论》,原子能出版社,1994。

3. 周瑶琪,吴智平,《地层间断面的时间结构研究》,地质出版社,2000。

                                      撰写人:  侯泉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03年02月

 

 

 

 

 

 

 

 

 

 

 

 

 

 

 

 

 

 

 

 

地质学二级学科

(构造地质学070904)

课程大纲

 

 

 

 

 

 

 

 

 

 

 

 

 

 

 

 

 

 

 

 

 

 

 

 

 

 

 

 

 

 

 

 

 

 

 

 

 

 

 

 

大纲编号:S070904ZJ001

构造地质学

Structural Geology

 

课程属性: 学科基础课       学时/学分: 40/2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地质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课程除介绍传统构造地质学教科书的基础知识外,增加了当前国际固体地球科学研究前沿问题所需要的新知识内容,介绍了一些当前国际国内研究热门课题的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概念,尽量使狭义构造地质学知识向固体地球科学的相关学科进行扩展和衔接,同时注重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为培养跨学科人才打好知识基础。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板块构造基本理论;构造地质学专题;碰撞造山带基本理论和实例分析。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并能识别基本构造现象,解释基本构造地质问题。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板块构造地质学简介

第三章  应力和岩石破裂准则

1.应力和应力场

2.岩石破裂准则(重点介绍“最大有效力矩准则”新理论)

第四章  构造形迹与成因-几何学与运动学

1. 原生构造:沉积构造,接触关系,沉积构造与变动构造之比较

2. 线理:类型,成因,a线理和b线理

3. 面理:破劈理,褶劈理,板劈理,片理;成因,面理置换

4. 节理:类型,成因,与其它构造关系

第五章  褶皱及褶皱作用

1. 褶皱要素及基本类型

2. 褶皱组合形式

3. 褶皱成因分析

4. 褶皱形成的构造环境

第六章  断层概论及构造岩

1. 断层要素和基本类型

2. 断层形成机制

3.构造岩基础

4. 运动方向判定

第七章  逆冲推覆构造

1. 组合型式: 背冲,对冲,楔冲

2. 几何结构:叠瓦式(前展式和后展式),duplex

3. 逆冲作用控制下的褶皱作用:断湾褶皱,断展褶皱,断滑褶皱

4. 常见发育的大地构造背景

第八章  韧性剪切带

1. 基本类型和几何特征

2. 糜棱岩的特征和鞘褶皱

3. 剪切指向的判定和总位移量的测定

第九章  伸展构造和变质核杂岩

1. 伸展构造类型

2. 拆沉作用

3. 变质核杂岩

4. 伸展构造发育的大地构造背景 

第十章  走滑构造与转换断层

1. 走滑断层特征和类型

2. 走滑断层不同部位的应力状态

3. 走滑拉分盆地、走滑挤压盆地、花状构造、牵引构造

4. 走滑断层与转换断层的区别 

第十一章  造山带基本理论和实例分析

 

参考教材:

11.   朱志澄主编 1999, “构造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武汉

12.   J. H. Davis and S.J. Reynolds, 1996, Structural Geology of Rocks and Regions.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New York.

13.   D. Robert and Jr. Hatcher, 1995, Structural Geology -Principle, Concept, and Problem. 2nd Edition. Prentice Hall, En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14.   Hobbs B.E., Means W.D. and Williams P.F., 1976, An Outline of Structural Geology,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Canada. 刘和甫 吴正文等译, 1982, 构造地质学纲要, 石油工业出版社. (显微构造、中尺度构造、大地构造,应力和应变分析等均作了概括介绍)。

15.   McClay K.K. 1992, Thrust Tectonics.

16.   K.C. Condie, 1989, Plate Tectonics and Crustal Evolution. 3rd Edition. Preramon Press, Oxford.

17.   侯泉林,李培军, 李继亮 著,1995,闽西南前陆褶皱冲断带,地质出版社 北京。

18.   陈海泓,侯泉林,肖文交, 1999,中国碰撞造山带研究。海洋出版社,北京。

构造地质有关的国内外学术期刊

撰写人:  侯泉林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4ZJ002

能源地质学

Energy Sources Geology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 40/2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沉积地质学、构造地质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地质学科各专业(矿物学、岩石学与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等)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物理学、海洋科学以及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包括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两部分。常规能源主要讲授石油、天然气和煤的组成、形成演化和聚集等,新能源主要讲授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型铀矿的特征、形成和分布以及其他主要新能源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能源地质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当前能源地质学的科学前沿及其进展,提高在野外调查、实验测试和多学科综合分析与模拟的基础上对能源地质研究的能力,为将来开展能源地质研究与相关资源勘探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包括世界和我国能源状况分析

上篇  常规能源部分

第二章 沉积有机质的形成与聚集

第一节  沉积有机质的成因

第二节  近现代沉积有机质的物质组成

第三节  沉积有机质的聚集

第三章 沉积有机质的物质组成

第一节  石油、天然气和油页岩的物质组成

第二节  煤的物质组成

第四章 沉积有机质的性质和利用

第一节  石油、天然气和油页岩的性质和利用

第二节  煤的性质和利用

第五章 沉积有机质的演化作用

第一节  演化的阶段与标志

第二节  演化的产物

第三节  演化的地质-地球化学机理

第四节  沉积有机质的演化类型

第六章 油气藏和煤层的形成和变化

第一节  成油、气、煤的沉积体系

第二节  油气藏的形成、运移和聚集

第三节  煤层的形成和变化

第七章 能源资源聚集分布及能源盆地

第一节  能源资源在盆地中的聚集

第二节  能源盆地结构与能源盆地演化

第三节  能源盆地构造及其对能源矿产的控制作用

下篇  新能源部分

第八章 煤层气的形成和富集规律

第一节  煤层气成因

第二节  煤层气储层特征及成藏条件

第三节  煤层气富集规律

第九章            天然气水合物的成因和分布

第一节  天然气水合物成因

第二节  天然气水合物主要特征

第三节  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及动力学机制

第十章            沉积型铀矿的成矿条件和特征

第一节  沉积型铀矿成矿条件

第二节  沉积型铀矿主要特征

第三节  沉积型铀矿的成矿模式及成矿远景

第十一章      其他主要新能源概述

第一节  地热能

第二节  核能

第三节  生物质能

第四节  其他新能源概述

 

参考教材:

陈家良,邵震杰,秦勇.能源地质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主要参考书:

1. Tyson R V.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London: Chapman & Hall, 1995

2. Tissot B P, Welte D H. Petroleum Formation and Occurrence. Berlin: Springer Press, 1984

3. Zoback D M. Reservoir Geomechan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4.王桂梁,琚宜文,郑孟林,曹代勇,秦勇,朱炎铭.中国北部能源盆地构造.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5. 蒋有录,查明.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6. 张厚福,张万选主编.石油地质学 (第二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7. 陈荣书,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

8. Thomas L. Handbook of Practical Coal Geolog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Ltd,1992

9. 邵震杰,任文忠,陈家良.煤田地质学.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3

10. 傅雪海, 秦勇, 韦重韬. 煤层气地质学.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11. 叶建平,秦勇,林大扬.中国煤层气资源.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

12. 琚宜文,姜波,王桂梁,侯泉林.构造煤结构及储层物性.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13. 韩德馨主编.中国煤岩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6

14.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中国煤岩学图鉴.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5

15. 戴金星,戚厚发,郝石生.天然气地质学概论.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16. 钱凯,赵庆波,汪泽成.煤层甲烷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验测试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17. 樊栓狮.天然气水合物储存与运输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8. 吴时国,姚伯初等.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地质构造分析与资源评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撰写人:琚宜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08年12月

 

 

 

 

 

 

 

 

 

 

 

 

 

 

大纲编号:S070904ZJ003

区域地质与大地构造学

Regional Geology and Tectonics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矿物学、岩石学、沉积学、地层学和构造地质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构造地质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大地构造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与区域地质的工作方法,了解中国区域地质的主要特点和中国大地构造格局与演化历史,以及地球动力学过程与矿产资源的内在关联。目的:使学生掌握地球科学的大思维方法,了解地质与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结合点,掌握综合分析地球科学时空问题的基本方法,对于论文选题、了解学科进展、综合分析资料和解决大尺度问题,可以提供清晰思路;对于以后从事地学研究工作,亦大有裨益。

内容提要及学时安排:

1. 前言

1.1. 区域地质学及其研究方法与有关概念 2

1.2. 大地构造学简史 2

2. 现代大地构造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2.1. 板块构造学2

2.2. 离散边缘地质学 4

2.3. 会聚边缘地质学 4

2.4. 转换边缘地质学与三联点构造 4

3. 造山带解析与增生大地构造学

3.1. 造山带解析2

3.2. 中亚增生造山带 2

3.3. 全球增生体系 4

4. 世界地质概览 4

5. 中国区域地质概况及大地构造演化 6

6. 地球动力学过程及其与矿产资源的关系 3 

7. 大地构造学展望 1 

 

主要参考书:

1. 许靖华、孙枢主编,《中国大地构造相图》,科学出版社,1998

2. 任纪舜主编,《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地质出版社,1999

3. 许志琴,崔军文,1996, 大陆山链变形构造动力学.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4. 车自成,刘良,罗金海,2002,中国及邻区区域大地构造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撰写人:肖文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撰写日期:2004年1月

修改人:

修改日期:2007年10月

 

 

 

 

 

 

 

 

 

 

大纲编号:S070904ZJ004

层序地层学

Sequnces Stratigraphy

课程属性:专业课             学时/学分:20/1

 

预修课程:

沉积学和/或古生物-地层学,石油地质学、地震地质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沉积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和第四纪地质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层序地层学是在地震地层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沉积地层分析方法与地震地质方法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层序分辨率和解释的精确度,并将该分析方法应用到陆相地层,而且提出了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现在的层序地层学不仅仅是油气产业部门进行地层分析的一种手段(或方法体系),而且已成为科研部门进行盆地沉积动力学分析、地壳表层系统演化分析的强有力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本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解释方法,能运用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提要: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基本术语定义

        层序定义,层序类型,层序界面特征,体系域定义,其它。

第三章  层序地层学沉积模式

        碎屑岩层序地层模式,碳酸盐岩层序地层模式,压缩段(密集段)及其地层学意义。

第四章  层序地层学解释方法

        地震层序分析,地震相分析,测井岩相与层序解释,露头层序地层分析。

第五章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

        理论基础,应用举例。

第六章  陆相地层层序地层学

        研究意义,陆相断陷盆地特殊性,层序地层模式。

第七章  层序地层学、盆地沉积动力学和全球变化

        不同类型盆地充填序列的层序地层样式,层序地层与地球表层圈系统

 

主要参考书:

1. C. K. 威尔格斯等(徐怀大等译),《层序地层学原理》,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1993。

2. Wilgus. C. K. et al., 1988. Sea-level Chang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SEPM. Spec. Publ. 42.

3. Einsele G., Ricken, W., Seilacher, A., 1991. Cycles and Events in Stratigraphy.

4. Macdonald, D.I.M., 1991. Sedimentation, Tectonics and Eustasy, IAS Spec. Publ., 12, Blackwell Science.

5. Emery, D. and Myers, K., 1996. Sequence Stratigraphy, Blackwell Science, Oxford.

6. Miall, A.D., 1997. The Geology of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Springer, Berlin.

撰写人:陈代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撰写日期:2004年11月

 

 

 

 

 

 

 

 

 

大纲编号:S070904ZJ005

地热学

Geothermics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 40/2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地热学基本原理、研究方法、研究前缘及其进展;能够在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实验测试的基础上,对地热数据、参数指标进行合理计算与解释,正确描述现今地温场特征;掌握沉积盆地热史恢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合理地探讨沉积盆地热演化与区域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地热资源的勘察和评价方法。

提 纲:

第一章  地热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地球的热状态

一、地热源

二、地下热能的赋存形式

三、地热异常

第二节 热传递基本方式

一、热传导

热传导基本方程

二、热对流

三、热扩散

第三节 岩石热物性参数

一、热导率

热导率的定义、热导率的测定、热导率的影响因素、岩石热导率的各向异性、主要岩石的热导率特征

二、生热率

元素的放射性、生热率的定义、生热率的测定、生热率的影响因素、主要岩石的热导率特征

三、热扩散系数

四、比热、热容和密度

第二章 地热温标

第一节 热储温标

一、二氧化硅地热温标

二、钠钾地热温标

三、钾镁地热温标

四、钠钾钙地热温标

五、硫酸盐-氧同位素地热温标

六、气体地热温标

七、同位素地热温标

八、混合温标

第二节 古温标

一、镜质体反射率(Ro)

二、沥青反射率(Rb)

三、磷灰石裂变径迹(AFT)

四、流体包裹体(FI)

五、伊利石结晶度(IC)

六、牙形石色变指数 (CAI)

第三章 岩石圈热结构

第一节  深部地温计算

第二节  岩石圈热结构

第三节 岩石圈热流变学

第四章 地热勘查

第一节  地面调查

第二节  遥感地热技术

第三节  地球物理勘探

第四节 地热钻探

第五章 地热资源分布与评价

第一节  地热资源分布特征

第二节  地热资源评价概论

第三节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

第四节 地热储量分级与计算原则

 

第六章 沉积盆地热史恢复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沉积盆地现今地温场

第二节  沉积盆地热史恢复

第三节 沉积盆地地温场的主控因素

                                  撰写人:  袁玉松(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

 

 

 

 

 

 

 

 

 

 

 

 

 

 

 

 

 

大纲编号:S070904ZJ006

石油地质学

Petroleum Geology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 40/2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石油地质学基本原理、研究方法、研究前缘及其进展;掌握干酪根及其类型;油气生成的动力条件;有机质演化的阶段;未熟低熟油;天然气形成条件,天然气成因类型、特征及鉴别;烃源岩的特征及地球化学研究。掌握岩石的孔隙性和渗透性;碎屑岩的孔隙类型及影响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碳酸盐岩的孔隙类型及影响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掌握盖层的类型及封闭机理。掌握油气运移的基本概念,初次运移的相态、动力、方向和运移模式;二次运移的相态和动力;二次运移的通道和输导体系;影响二次运移方向的主要地质因素;二次运移的研究方法;流体势的概念,流体势分析的方法及应用。掌握圈闭和油气藏的概念;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油气差异聚集原理;油气藏破坏的地质因素和产物;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方法;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天然气的成藏机理;凝析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深盆气的形成与分布。熟悉前陆盆地、裂谷盆地、克拉通盆地和叠合盆地的基本石油地质特征;熟悉油气聚集带的概念及其基本类型;含油气系统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含油气盆地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了解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分和性质、油田水的类型及其地质意义。

 

内容提要:

绪 论

一、石油地质学的任务和研究内容

二、石油地质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三、油气勘探简史及石油地质学的形成与发展

四、油气工业的地位及石油地质学的展望

第一章  油气藏中的流体

第一节 石油(石油的族分、组分、化学组成、物理性质)

第二节 天然气(产状、化学组成、物理性质)

第三节 油田水(形成、化学组成、类型、油田水与油气的关系)

第二章  油气的生成

第一节  油气成因理论的发展概括(两种长期争论的油气成因论、无机成因论、有机成因论、现代油气成因理论)

第二节  油气生成的原始物质(干酪根、煤成烃、多源生气)

第三节  生烃机理(干酪根热降解成烃机理、接力生气模式)

第四节  生烃动力学(温度和时间的作用、细菌的生物化学作用、催化作用和放射性作用、压力在有机质演化和油气生成中的作用)

第五节  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生物化学气、油型气、煤型气、无机气的主要特点与判识)

第六节  烃源岩(烃源岩定性评价发育与分布、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生烃量计算)

第七节  油源对比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

第一节  储集层的物性参数

第二节  碎屑岩储集层

第三节  碳酸盐岩储集层

第四节  其它类型储集层

第五节  盖层(盖层类型、盖层宏观封闭性、盖层的微观封闭机理)

第四章  圈闭和油气藏

第一节 圈闭和油气藏的分类

第二节 圈闭的度量

第三节 油气藏的度量

第四节 构造圈闭和油气藏

第五节 地层圈闭和油气

第六节 水动力圈闭和油气藏

第七节 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第一节  油气初次运移

第二节  油气二次运移

第六章  油气藏的形成、保存与破坏

第一节  油气的聚集

第二节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第三节  油气藏的保存条件

第四节 油气藏的破坏与再分布

第七章  含油气盆地与油气聚集单元

第一节  含油气盆地概述

第二节  含油气盆地的类型及特征

第三节  含油气盆地中的油气聚集

第四节  含油气系统

第八章  油气分布与控制因素

第一节  地壳上油气分布律(油气资源分布特征)

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与油气分布规律(裂谷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前陆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克拉通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叠合盆地油气分布规律)

第三节  油气分布的主控因素

 

教材:

①     潘钟祥主编,1986,《石油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②     张厚福、张万选主编,1989,《石油地质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③     陈荣书主编,1994,《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

④     张厚福等主编,《石油地质学》,1999,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⑤ 柳广弟主编,《石油地质学》第四版,2009,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

1. 包茨主编. 1988. 天然气地质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 陈荣书主编. 1989. 天然气地质学.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3. 傅家谟, 刘德汉. 1992. 天然气运移、储集及封盖条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4. 胡见义, 黄第藩等. 1992. 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5. Allen P A. 1990. Basin analysis -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 - cations, Oxford London

6. B.P. Tissot, D.H. Welte, 1989. Petroleum Formation and Occurrence. Springer

                                 

撰写人:  袁玉松(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4ZJ007

自然地质学

Physical Geology

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自然地理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该课程为地质学学科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自然地质学以研究地球的物质成分、内部构造、表面现象与地质作用为主,通过课堂讲授和实习,使学生对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时空概念、主要内容和最新进展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导论 

地质学、自然地质学和历史地质学定义,早期地质学发展史,假说、理论、科学定律和科学方法,地质时代和地球起源的基本概念,地球结构和地质作用。

第二章  矿物

矿物的定义、组成和分类,肉眼鉴定方法及主要造岩矿物的特征及识别。

第三章  岩浆岩

岩浆作用(火山喷出作用和岩浆侵入作用)的概念,侵入岩和火山岩之间的区别,Bowen反应系列和岩浆分异,岩浆岩的分类及其主要识别特征,岩浆的演化方式,岩浆作用和板块构造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几种岩浆岩。

第四章  沉积岩

沉积岩的分类和描述,由沉积物变成沉积岩,沉积岩的成岩环境,沉积岩结构和构造。

第五章  变质岩

变质作用的概念,控制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变质岩的主要结构、类型,常见变质岩分类,三种变质环境。

第六章  地质时代

绝对年龄和相对年龄,确定岩石单位相对年龄的原则,不整合类型及解释,在不同地区使用相关岩石单位的方法,放射性及其在岩石绝对年龄测定中的使用,地质年代尺度。

第七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的方式,岩石的变形,用应力方向和倾向确定地质构造方向,褶皱的主要特点,褶皱类型,断层及其特点,断层和裂缝的区别。

第八章  板块构造

大陆漂移学说及其证据,海底扩张理论的形成及海底调查成果,板块构造的主要概念、板块边缘的类型以及特点,驱动板块构造的可能机制。

第九章  地震

地震、震源和震中,地震时地震波传播的类型,地震活动与板块构造的关系,地震强度与地震烈度,地震预报。

第十章  风化作用和土壤

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的概念,物理风化(冰劈作用,滑塌,热膨胀和生物活动),化学风化(分解,氧化,水解等),控制风化作用速度的因素,土壤和控制土壤生成的因素,土壤剖面和分布。

第十一章  地面流水和地下水

地面流水的一般知识、分类,着重介绍河流的垂直侵蚀作用和平衡过程,侧方侵蚀作用及过程、河流的搬运作用、沉积作用过程和特征以及主要的沉积地形。地下水的类型,潜水面,多孔性和可渗透性之间的区别以及与地下水运移的关系,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第十二章  海岸地质作用

海洋水循环特征,波浪、潮汐和海流运动特征,波浪对海岸的侵蚀作用过程及其地形产物,搬运作用及沉积作用过程及沉积产物(沉积物、沉积地形),海岸的演化趋势。

第十三章  冰川和冰川作用

冰川定义,冰川的分类,冰川的运动,冰川侵蚀的特点和地形,冰川沉积形成的地形,冰期,冰川的间接作用,冰川可能的成因。

 

主要参考书

Brian J Skinner, Stepher C Porter. The Dynamic Earth: An introduction to physical geology (4th ed.), John Wiley and Sons Inc.2000.

Charles C Plummer, David McGeary, Diane H. Physical geology (8th ed. ). 1999

夏邦栋,《普通地质学》,地质出版社,2006

撰写人:刘 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09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4ZJ008

海洋地质学

Marine Geology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课时:40学分:2

 

预修课程(略)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为海洋地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和环境科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该课程综合论述了海洋地质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和理论,以活动论观点为主线,较多地吸取了动力学机制、模式分析和定量研究的成果,系统地阐述了板块构造原理、海底构造、海洋沉积和古海洋学,侧重基础知识的阐释和基本理论的讨论。该课程可为海洋地质专业的研究生提供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可为其它专业的研究生提供背景知识,对以后的科研工作具有很大的作用。

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

海洋地质学的性质、地位及发展趋势,海洋地质调查技术和方法。

第二章  海洋岩石圈

海洋型地壳和地幔的结构及其形成,岩石圈和软流圈,岩石学特征。

第三章  板块构造原理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板块俯冲地质学,板块构造动力学,扩展性扩张与重叠扩张轴。

第四章  大陆边缘地质构造

概述,稳定型大陆边缘,转换型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边缘海盆地

第五章  洋底地质构造

海洋岩石圈的演化,洋中脊表面形态变化的热力学模式,洋壳的内部构造和形变,海底热流与洋壳内的热液循环,大洋的起源与演化,世界大洋构造演化史。

第六章  海底矿产

概述,锰结核和猛结壳,海底热液矿床。

第七章  近岸沉积

河口湾与三角洲,潮坪沉积,海滩沉积体系,沙坝-泻湖沉积体系。

第八章  大陆边缘沉积

陆架沉积,陆坡-陆隆沉积,边缘海盆地沉积。

第九章  大洋沉积

大洋沉积物分类,陆源大洋沉积物,生物源和自生沉积物,底层流的地质作用,大洋沉积物的分布规律。

第十章  古海洋学

古海洋学及其古环境的研究方法,古海洋演化与沉积史,海洋演化中的若干重大事件。

教材:

朱而勤,《海洋地质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青岛,1996。

参考文献:

1.朱而勤,王琦,《海洋沉积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89。

2.金性春,《板块构造学基础》,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1986。

撰写人:孙宗勋(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撰写日期:2002年12月

 

 

 

 

 

大纲编号:S070904ZJ009

海洋地球物理与海底构造学

Marine Geophysics and Ocean floor tectonic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地球物理概论、构造地质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海洋地质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其它相关专业学生的选修课。海底构造不同于一般构造地质学,本课程强调从大洋钻探(ODP)和海洋地球物理的基本观测事实,讲述大洋地壳的结构构造的基本特征,重点讲述目前最活动的板块构造边界--大洋中脊和板块俯冲带;系统介绍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及其存在的问题;本课程还将介绍现代海底构造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如IODP、国际大洋中脊计划、大陆边缘研究计划。

内容提要:

第一章  海洋圈层的相互作用

海底固体圈层的研究历史与地质科学的重大发现,水圈,生物圈和海洋固体圈层的相互作用。

第二章  海底构造的地球物理研究方法

多波速水深调查,地震探测,重磁测量,地热测量和载人深潜器海底摄像观测。

第三章  板块构造

块构造的形成与发展,板块的构造边界与主要板块划分,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以及板块构造学说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的地形,大洋中脊的构造和岩石学特征,大洋中脊的火山活动,热液活动和深部动力学。

第五章  大陆边缘构造

活动大陆边缘沟弧盆体系,被动大陆边缘的盆地演化。

第六章  大洋盆地(深海平原)构造与大洋矿产

大洋盆地的结构构造,海山构造,海底多金属结核,天然气水合物和海底热液硫化物。

第七章  边缘海盆的形成与演化

边缘海(南海,东海冲绳海槽和日本海)的结构,构造与形成演化。

第八章  海底科学的一些大型研究计划与前沿领域

介绍整合大洋钻探(IODP), 大洋中脊(Mid-Ocean Ridge), 大陆边缘(Inter-Margins),东亚边缘海(Seas)等国际研究计划。

 

主要参考书:

       1. Thierry Juteau, Rene Maury, The Ocean Crust, from Acretiona to Mantle Recycling, Springer, 1999.

       2. E. J. W. Jones, Marine Geophysics, John Wiley & Sons, Ltd., 1999.

       3. N. Oreskes(ed.),Plate Tectonics: An Iinsiders History of the Modern Theory of the Earth, Westview Press, 2001.

 

撰写人:吴时国,丘学林(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撰写日期:2002年10月

 

 

 

 

 

 

大纲编号:S070904ZY001

显微构造地质学

Microstructural Geology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晶体光学、光性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构造地质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矿物、岩石、矿床学专业研究生选修课。通过对变形岩石的显微构造和组构的研究,恢复岩石在变形时所经历的应力、应变、应变速率和温度、压力等环境条件,以及变形历史。使学生能够掌握构造岩石学的基本原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岩石变形机制        

第二章  矿物中常见的变形显微构造特征

          矿物中常见的变形显微构造,变形作用和变形显微构造之间的关系,晶体缺陷和位错,晶体缺陷及其分类,晶体位错及其研究方法。

     第三章  变形岩石组构分析基础

         岩组分析方法(旋转台构造、安装和校正、赤平投影网及应用),一轴晶、二轴晶光率体位置及结晶要素的测定,定向标本的采集和定向薄片的制作,组构测定技术。

      第四章  变形岩石组构的运动学分析

          变形岩石组构类型,变形岩石中常见矿物的优选方位,优选方位形成机制及实例分析。

     第五章  变形岩石的动力学分析

         组构动力学分析原理,双晶纹的动力学,变形纹的动力学,云母扭折带的动力学分析。

第六章  变形显微构造地质应力计及其应用

          岩石的稳态流动和稳态显微构造,变形显微构造地质应力计及应用实例,存在问题和困难。

第七章  断层岩及其显微构造特征

          断层岩的概念和分类,断层岩的显微构造和组构特征,韧性剪切带基本特征及其研究方法。

第八章  快速变形岩石及其显微构造

          冲积岩及其显微构造,地震断裂带中快速变形岩石及其显微构造。

第九章  幔源岩石的变形特征和上地幔流变状态的研究

          橄榄岩包体和岩体的幔源证据,幔源橄榄岩的结构和组构,幔源橄榄岩中橄榄石的亚位错构造,上地幔流变状态的推导及地质意义。

教材:

    1. 何永年、林传勇、史兰斌,《构造岩石学基础》,地质出版社,北京,1989。

    2. 胡玲,《显微构造地质学概论》,地质出版社,北京,1998。

主要参考书:

1. 迟际尚、吴国忠,《费德洛夫法》,地质出版社,北京,1983。

                       撰写人:   林传勇(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撰写日期:2002年11月

 

 

 

 

 

大纲编号:S070904ZY002

构造地貌学

Principles in Tectonic Geomorphology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 20/1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第四纪与地貌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构造地貌学是近十几年快速发展的构造地质学与地貌学交叉的新兴学科分支。有别于侧重描述地球表面起伏形态和演化的传统地貌学,构造地貌学认为地形地貌是构造、气候和地表侵蚀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强调对地表过程的机理性研究。与传统大地构造研究不同,构造地貌学强调浅表侵蚀过程直接参与造山作用及与构造变形的耦合。本课程介绍构造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介绍该领域当前国际研究的前缘及其进展,适用于构造地质学专业,活动构造和地貌学等专业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构造地貌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密切结合已发表的重要研究实例,使学生对最新研究动态有清晰的了解。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数字高程模型及地貌面标志

1.数字高程模型

2.典型地貌体和地貌面 如:阶地,冲洪积扇,海蚀平台和海(湖)岸线等

3.河流地貌和冰川地貌

第三章 活动构造和地震

1.应力,断层,褶皱和地壳均衡原理

2.活动断裂

3.地震和古地震

4.构造运动强度的不同时间尺度量化

第四章 定量河流地貌学

1. 河流纵剖面和平面几何特征

2. 河流下切速率的量化

3. 河流对活动构造和抬升的响应

4. 研究实例

第五章  新的测年方法及在构造地貌研究中的应用

1.  U-Th/He和裂变径迹低温测年

2.  He3-He4超低温热年代学

3.  原生宇宙成因核素的暴露和埋藏年龄

4.  量化侵蚀速率的研究实例

第六章  地形地貌景观演化的数值模拟

1.  现代与传统地貌演化理论的比较

2. 一维的边坡过程和基岩侵蚀模型

3.  造山带尺度的地貌景观演化模拟

 

教材:

(1) Burbank D. and Anderson, B. (2000) Tectonic Geomorphology. Wiley-Blackwell.

(2) Schumm S., Dumont J. and Holbrook J. M. 主编 (2000) Active Tectonics and alluvial riv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参考书

(1) 近年来各类专业期刊上刊载的文献.主要包括:《Journal Geophysical Research-Earth Surface》、《Journal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Tectonics》、《Geology》、《GSA Bulletin》、《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Geomorphology》、《Geomorphology》、《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Science》、《Nature Geoscience》等

(2) Willet, S., Hovius, N. Brandon, M. and Fisher D.M. 主编, Tectnonics, Climate and Landscape Evolution, Penrose Conference Series, GSA special paper 398, 2006.

(3) Summerfield M. 主编, Global Geomorphology, John Wiley &Sons, Inc.,

(4) Leopold, L. B. Wolman M. G., Miller, J. P., Fluvial Processes in Geomorph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撰写人:刘静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4ZY003

活动构造学

Active Tetonics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60/3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构造地质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新构造和地震地质专业所必需的一门课程。对准备从事地震预报、过程地震和工程地质、减灾、第四纪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动力学和自然地理等有关领域研究工作的研究生也较适宜。本课程系统阐述了各类活动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形成机制、活动构造的研究方法、全球和中国活动构造特征和动力学、活动构造在减灾和工程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等问题。在课程教授后安排短期教学实习。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活动构造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获得分析和处理活动构造研究基本问题的能力。

内容提要:

绪言  活动构造与现代社会

第一章  活动构造与活动构造学    

活动构造的定义,活动构造的研究内容及其意义,活动构造研究发展简史,活动构造学、新构造学和地震地质学。

      第一篇  活动构造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二章  活动构造的地质地貌学研究

活动构造遥感图像的判读和处理,活动构造的地质学研究,活动构造的地貌学研究,活动构造大比例尺构造填图。

     第三章  活动构造的现代活动性观测

地震活动图像与现代构造活动,活动构造的形变观测,GPS测量,VLBI测量

      第四章  隐伏活动构造的综合探测

隐伏活动构造的地质地貌背景分析,隐伏活动构造的地球化学探测,隐伏活动构造的浅层地震探测,隐伏活动构造的瞬变电磁法(TEM)探测,隐伏活动构造的探地雷达(GPR),海域活动构造的声波反射探测,钻探和槽探。

     第五章  活动构造新地质年代学研究

年代学研究的意义及重要性,同位素测年与相对年代测量,放射性碳(C14)法与加速器质谱(AMS)C14法,热释光(TL)和光释光(OSL)法,电子自旋共振(ESR)法,K-Ar法,裂变径迹(FT)法,铀系不平衡(TIMS)法,宇宙成因核素(Be10、Al26、Cl36等)测年法。

第六章  活动构造深浅耦合关系探测

重力场特征及其反映的构造背景,近垂直地震反射探测,宽频带活动地震台阵观测,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探测,大地电磁测深(MT)探测,活动构造深浅耦合关系实例。

      第二篇  活动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

第七章  活动断裂、盆地及其形成机制

活动构造的力学成因分类,正断裂与伸展盆地,走滑断裂与拉分盆地,逆断裂与压陷盆地。

第八章  活动褶皱及其形成机制和盲断裂—褶皱地震

盲逆断裂及相关盖层的变形,逆断裂—褶皱的类型及基本特征,断展褶皱的递进演化,断展褶皱的几何学理论模型,活动逆断裂—褶皱地表破裂的块体模式,盲逆断裂—褶皱地震,同震褶皱的测量与识别,地表位移与震源位移量的关系。

第九章  大地震地表破裂带

地震地表破裂带,地震地表破裂带基本参数,地震地表破裂带位移分布,M—L,M—D和M—LD的关系。

      第十章  活动断裂分段性

活动断裂分段的定义,断裂分段的地质和物理基础,活动断裂分段的主要方法,断裂分段界限区的主要标志,分段的稳定性和界限区的持久性,断层段的相互影响,断裂分段与地震。

第十一章  古地震研究

古地震及其研究意义,识别古地震的标志,古地震事件年龄的限定及其不确定性,古地震破裂尺度、位移和震级大小,古地震完整性评价,古地震重复模型,区域古地震研究。

第十二章  活动块体和块体运动

活动块体动力学假说,活动块体划分原则和方法,活动块体的运动,活动块体与地震。

第十三章  大地震发震构造条件

发震构造概述,走滑断裂与大地震,正断裂与地震,逆断裂—褶皱与地震,块体运动与地震。

      第三篇  全球和区域活动构造

第十四章  全球活动构造系

环太平洋活动构造系,阿尔卑斯—地中海—喜马拉雅活动构造系,大洋中脊活动构造系。

第十五章  大陆内部活动构造区

北美盆地—山脉省构造区,贝加尔裂谷,东非裂谷系。

第十六章  中国活动构造分区及其基本特征

中国活动构造特征综述,青藏断块区的活动构造,新疆断块区,东北断块区,华北断块区,华南断块区,台湾断块区,南海断块区。

第十七章  中国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动力学

中国新生代构造应力场背景,活动构造所反映的中国现代构造应力场,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GPS测量结果分析,中国构造应力场基本特征,中国现代构造活动的动力学问题。

第四篇  活动构造与地震危险性和工程安全性评价        

第十八章  活动构造与地震危险性评价

活动构造地震危险性定量评价的思路和方法,活动构造的定量数据,震级上限的确定,离逝率与地震,概率性预测,活动构造的地震危险性综合评价。

第十九章  活动断裂未来错动量的评价

概述,活动断裂未来错动量的计算方法,活动断裂未来错动量综合评估。

第二十章  地震区划和工程安全评价中的活动构造研究

区域与近场区活动构造及其与地震的关系,活动构造区带与地震区带划分,潜在震源区划分与活动构造,活动构造与地震危险区划分,震级上限评估与活动构造,实际大震重复率和平均大震重复率,发震构造与地震动衰减。

第二十一章  城市活动断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

城市活动断裂与直下型地震,城市活动断裂的定位,断裂活动的最新年龄和滑动速率,古地震和大震复发周期,直下型地震发震构造的厘定和震级上限,直下型地震的概率危险性和地震构造法评价,城市活动断裂地面破裂和位移危险的评价,地面运动量评估,城市活动断裂的过程处置。

第二十二章  核工程建设中的活动构造研究

区域活动构造研究,近区域活动构造评价,厂址附近地表断裂和能动断裂调查,地震构造法确定厂址基岩地震动,核废料处置中的活动构造问题。

教材:

     邓起东,《活动构造学》,自编讲义,2001。

主要参考书:

1. 丁国瑜等,《中国岩石圈动力学概论》,地震出版社,北京,1991。

2. 邓起东等,《中国活动构造概论和中国活动构造图》,待出版。

3. 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课题组,《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地震出版社,北京,1988。

4.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等,《海原活动断裂系和海原活动断裂带地质图》,地震出版社,北京,1990。

5. 邓起东等,《天山活动构造》,地震出版社,北京,2000

                       撰写人:   邓起东(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撰写日期: 2002年11月

 

 

 

 

 

 

 

 

 

 

 

 

 

 

 

 

 

 

 

 

 

 

 

 

 

 

 

 

 

 

 

 

 

 

 

 

 

 

 

 

 

 

 

 

 

 

 

 

 

大纲编号:S070904ZY004  

石油动力地质学

Dynamics of Petroleum Geology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   分:20/1        

预修课程 (略)

教学目的、要求 (略)
    本门课程在回顾石油地质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石油地质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油气运聚成藏过程。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介绍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的现状、前沿及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想和方法手段,并通过研究实例的介绍,培养学生自觉利用定量、半定量的方法和动力学研究的思想,提高认识和解决油气成藏过程和机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主要内容
    第一讲 概述:石油地质学 - 历史与展望
    第二讲 石油地质学基础理论 – 认识与理解
    第三讲 成藏动力学 - 思路与方法

第四讲 定量动力学研究方法
第五讲 储层与输导格架

第六讲 成藏动力学 - 研究实例
 

  
1. 张厚福等 《石油地质学》 石油工业出社, 2000
2. 李明诚.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第三版).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
3. 邱楠生等 沉积盆地热体制研究的理论与应用.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
4. 康永尚, 张一伟. 油气成藏流体动力学.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9.

参考文献(略)
撰写人:  罗晓容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4TL001

盆地与能源研究进展与前沿问题讨论课

Seminar in Basins and Energy Resources

 

课程属性: 讨论课              学时/学分: 20/1

 

预修课程

能源地质学,盆地分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讨论班是为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物理学与海洋科学及其相关专业研究生开设的讨论课。在掌握了能源地质学和盆地分析基本概念和基本研究方法后,通过对近年来盆地与能源研究进展的自主讨论学习,使学生对该学科前沿研究领域的某些方面有比较深入地了解和掌握。

讨论内容
    一、盆地形成演化的板块作用与岩石圈深部作用

二、盆地动力学及其类型

三、造山带演化的盆地记录

四、叠合盆地与多能源盆地

五、盆地过程的定量描述和动态模拟

六、沉积盆地与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变化

七、盆地中的流体与成矿(成藏)作用

八、盆地中化石能源的形成与富集特征

九、盆地中多能源共存富集

十、多种能源的成生联系与富集机制

十一、非常规能源的成藏特征与机理

十二、世界大型能源盆地及其能源矿产

十三、盆地与能源研究新方法

 

                                        撰写人:  琚宜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4TL002

石油地质学讨论课

Seminar in Petroleum Geology

课程属性:讨论课                       学时/学分:20/1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地史古生物学、沉积岩石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石油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构造地质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高级研讨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研讨,要求学生深入领会石油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石油地质学最前沿的研究动态和进展,充分了解尚未纳入石油地质学教材的但在当今油气勘探实践中已经广泛应用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今后从事油气勘探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烃源岩

       烃源岩类型;烃源岩评价的技术指标;有效烃源岩的概念与评价、高演化烃源岩评价指标探讨、烃源岩热演化与生烃动力学、有机质生烃动力学模型、多元生烃;接力生气模式

第二章  储集层

碎屑岩储集层特征、碎屑岩储集层空间形成、演化特征及主控因素;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碳酸盐岩储集层空间形成、演化特征及主控因素; TSR对储层的改造作用;储层地球物理反演

第三章  盖层

优质盖层形成的地质环境;盖层封闭机理探讨;高演化泥岩的封闭性特征;泥质盖层封闭动态演化及有效性

第四章  油气运移

油气运移机理;油气运移途径;油气运移通道;疏导体系;不整合面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

第五章  油气保存条件

地层水;油气保存环境的判识指标;断层的封闭性研究;有效保存条件

第六章  含油气系统

含油气系统的内涵;油气成藏体系;油气成藏动力学;油气保存系统

第七章  沉积盆地的温度场、压力场与应力场

温度场;压力场;应力场       

 

教材:

⑤     潘钟祥主编,1986,《石油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⑥     张厚福、张万选主编,1989,《石油地质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⑦     陈荣书主编,1994,《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

⑧     张厚福等主编,《石油地质学》,1999,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⑤ 柳广弟主编,《石油地质学》第四版,2009,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

1. 包茨主编. 1988. 天然气地质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 陈荣书主编. 1989. 天然气地质学.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3. 傅家谟, 刘德汉. 1992. 天然气运移、储集及封盖条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4. 胡见义, 黄第藩等. 1992. 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5. Allen P A. 1990. Basin analysis -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 - cations, Oxford London

6. B.P. Tissot, D.H. Welte, 1989. Petroleum Formation and Occurrence. Springer

                                 

撰写人: 吴春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地质学二级学科

(第四纪地质学070905)

课程大纲

 

 

 

 

 

 

 

 

 

 

 

 

 

 

 

 

 

 

 

 

 

 

 

 

 

 

 

 

 

 

 

 

 

 

 

 

 

 

 

 

大纲编号:S070905ZJ001

新生代地质年代学

The Cenozoic Geochronology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教学目的和要求:

建立地球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的时间演变序列,对所研究的对象定年是地学中最关键且难度最大的问题之一。尤其是新生代,它是地球历史长河中最新最短的一段,特别是第四纪关系着整个自然和人类的发展,因此,这段历史的定年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涉及到地质学的各个领域,也涉及环境学、气候学、人类学诸方面的问题。几乎每个地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人员都需要掌握或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本课程主要是研究新生代以来的年代学问题,重点介绍近10年来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特别讲解年轻地质体系的年代测定及在古气候古环境研究中的有关成果。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年代学的发展概况

新生代年代学的内容

新生代年代学的主要任务

第二章     高分辨率年轻地质年代学——计数年代学                                     

湖泊沉积物

树木年轮

石笋

珊瑚和冰芯

第六章    放射性碳(14C)测定年代方法                                

基本原理

实验方法

样品14C年龄及误差分析

14C年龄测定方法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第七章    137Cs 、210Pb年龄测定方法                                 

基本原理

实验方法

137Cs 、210Pb年龄及沉积速率计算

应用        

第八章    其他定年法                                                 

热释光、光释光测年方法

电子自旋共振测年

裂变径迹测定年龄法

钾-氩、氩-氩定年法

铀系不平衡TIMS法

火山灰定年法

古地磁定年法

历史考古法                     

第六章  总结各种方法的使用范围及制约条件                          

 

主要参考书

(1) 谢宇平 主编,《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地质出版社,北京,2003

(2) Mike Walker, 《Quaternary dating methods》,Chichester, West Sussex, England  2005.

(3)Günter A. Wagner,《Age Determination of Yong Rocks and Artifact》,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1998

(4) 曹伯勋 主编,《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武汉,1995

(5) 陈文寄,计凤桔,王非 主编,《年轻地质体系的年代测定》,地震出版社,北京,1999

撰写人:游海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5ZJ002

层序地层学

Sequnces Stratigraphy

课程属性:专业课               学时/学分:20/1

 

预修课程:

沉积学和/或古生物-地层学,石油地质学、地震地质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沉积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和第四纪地质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层序地层学是在地震地层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沉积地层分析方法与地震地质方法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层序分辨率和解释的精确度,并将该分析方法应用到陆相地层,而且提出了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现在的层序地层学不仅仅是油气产业部门进行地层分析的一种手段(或方法体系),而且已成为科研部门进行盆地沉积动力学分析、地壳表层系统演化分析的强有力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本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解释方法,能运用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提要: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基本术语定义

        层序定义,层序类型,层序界面特征,体系域定义,其它。

第三章  层序地层学沉积模式

        碎屑岩层序地层模式,碳酸盐岩层序地层模式,压缩段(密集段)及其地层学意义。

第四章  层序地层学解释方法

        地震层序分析,地震相分析,测井岩相与层序解释,露头层序地层分析。

第五章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

        理论基础,应用举例。

第六章  陆相地层层序地层学

        研究意义,陆相断陷盆地特殊性,层序地层模式。

第七章  层序地层学、盆地沉积动力学和全球变化

        不同类型盆地充填序列的层序地层样式,层序地层与地球表层圈系统

 

主要参考书:

1. C. K. 威尔格斯等(徐怀大等译),《层序地层学原理》,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1993。

2. Wilgus. C. K. et al., 1988. Sea-level Chang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SEPM. Spec. Publ. 42.

3. Einsele G., Ricken, W., Seilacher, A., 1991. Cycles and Events in Stratigraphy.

4. Macdonald, D.I.M., 1991. Sedimentation, Tectonics and Eustasy, IAS Spec. Publ., 12, Blackwell Science.

5. Emery, D. and Myers, K., 1996. Sequence Stratigraphy, Blackwell Science, Oxford.

6. Miall, A.D., 1997. The Geology of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Springer, Berlin.

撰写人:陈代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撰写日期:2004年11月

 

 

 

 

 

 

 

 

 

大纲编号:S070905ZJ003

全球变化科学引论

Global Change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本课程是大气科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同时可作地球科学及其它相关学科各专业的硕士生或博士生.

讲授全球变化这一新兴科学领域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最新的进展,为他们今后从事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引论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对象、学科性质及其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和社会背景

第二章    地球系统

地球系统的概念、组成成分及它们的基本性质

第三章    地球环境变化的历史

地球环境变化历史重建的方法,百万年、万年、千年到百年不同时间尺度地球环境变化的主要特征及其可能的变化原因

第四章    全球变化的基本过程

地球系统中能量循环、水分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基本特征,生物 圈在全球水循环中的作用,全球碳循环

第五章    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增强温室效应和全球增暖,气溶胶的气候影响,臭氧洞,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气候和环境影响

第六章    全球变化对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全球变化对农业和水资源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改变,海岸带和海陆相互作用

第七章    全球变化对亚洲和中国的影响

全球变化在亚洲的表现,亚洲对全球变化的贡献以及全球变化对亚洲和中国的生存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八章    全球变化的观测系统

全球气候观测系统,全球海洋观测系统,全球陆地观测系统,全球古气候观测系统,数字地球及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第九章    全球变化的数值模拟和地球系统模式

全球大气模式,全球海洋模式,全球生物圈模式,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地球系统模式的发展前景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  Malone, T. F., Roederer, J. G. (eds.), Global Change, ICSU. Pres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1985.

(2)  符淙斌,地球的未来,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撰写人:符淙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撰写日期:2001年11月

 

 

 

 

 

 

 

 

 

 

 

 

 

 

 

 

 

 

 

 

 

 

 

 

 

 

 

 

 

 

 

 

 

 

 

 

 

 

 

 

 

 

 

 

 

 

 

 

 

 

 

大纲编号:S070905ZJ004

冰川与环境

Glaciology and Environment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20/1

 

预修课程: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建立冰川及其变化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理解冰川与气候变化、环境变迁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达到提高今后工作学习中能较熟练地解决相关问题能力的目的。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现代冰川的概念

        主要介绍现代冰川的基本概念,地球上冰川的分布,以及冰川研究的历史沿革及其在全球变化、地球环境、自然灾害、水资源等研究中的意义。   

第二章  冰川分类和冰川地貌

        在介绍现代冰川类型的基础上,讲述冰川蚀积地貌过程,冰期和间冰期理论,介绍以地貌学意义上的万年/十万年尺度的地球气候变迁/旋回问题。

     第三章  现代冰川的形成与运动

       主要介绍冰川的形成过程、发育特征和冰体流动规律,为后文阐述地球上大气固体降水向冰川冰演化和这一过程中地球气候环境的代用介质在冰雪内的记录过程奠定基础。

      第四章  冰川内的气候与环境记录

        主要讲述冰川水分子内的稳定氧、氢同位素分子比率与气温、降水之间的关系,冰川化学,全新概念上冰期与间冰期理论,并介绍极底、山地冰川的冰芯、冰川化学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走向。

     第五章  冰川与全球变化

       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CPP)第三次评估报告为基础,结合正在进行中的第四次评估报告的进展,介绍冰雪圈(冰川、冰盖、河冰、湖冰、海冰、积雪和雪盖、冻土)与全球变化、气候变化评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外交的关系和意义。

第六章  冰川资源

        主要介绍冰川水资源的现状、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冰川水资源的生态意义,以及在中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作为一种资源,还简要介绍冰川旅游观光、登上探险等活动的发展情形。

 

主要参考书:

1. Paterson, W. S. B. , The Physics of Glacier(2nd ed.), Pergamon Press, 1981.

2. 施雅风主编,《中国冰川概论》,科学出版社,北京,1988。

3. James Lovelock, The Ages of Gaia-A Biography of Our Living Ear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4. 秦大河,《南极冰盖表层雪内的物理过程和现代气候及环境记录》,科学出版社,北京,1995。

5. Sanjay Chaturvedi, The Polar Regions, A Political Geography, Scott Polar Research Institur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Hohn Wiley & Sons, 1996.

6. 施雅风主编,《中国冰川与环境—现在、过去和将来》,科学出版社,北京,2000。

7. Danny Harvey L. D. Climate and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ntice Hall, 2000.

8. 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limate Change 2001, The Science Ba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2001.

9. Trenberth Kevin E. , Otto-Bliesner Bette L. , Scxience, Toward Integrated Reconstruction of Past Climates, Vol. 300. 2003.

10. Sharp, R. P. , Glaciers, University of Oregon Press, Oregon, USA, 1960.

                                          撰写人:    秦大河(中国气象局)

                                          撰写日期:   2002年11月

 

 

 

 

 

 

 

 

 

 

 

 

 

 

 

 

 

 

 

 

 

 

 

 

 

 

 

 

 

 

 

 

 

 

 

 

 

 

 

 

 

 

 

 

 

 

 

 

 

 

 

 

大纲编号:S070905ZJ005

古气候学

Paleoclimatology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20/1

 

预修课程:

第四纪地质学、第四纪年代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古地理学、古生物学、沉积学、自然地理学等专业的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古气候学是从事全球变化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本课程将主要讲授地质时期(尤其是第四纪时期)和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历史、过程和原因,以及古气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有一框架性的了解。

内容提要:

第一章  概述

        基本概念、重要术语、研究简史及研究材料。

第二章  气候变化替代性指标

          如何运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从各类地质沉积物中提取反映气候、环境变化的指标,如何构建气候变化的时间序列。

     第三章  新生代气候变化历史

         新生代时期全球和中国北方在构造尺度上气候变化的历史,介绍地球岩石圈变动对气候、环境变化的控制作用。

      第四章  第四纪气候变化历史

          以深海、黄土和冰芯记录为基础,介绍第四纪时期全球气候在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尺度上的变迁历史,重点讲授米兰科维奇理论。

     第五章  全新世气候变化历史

         以高分辨率气候记录为材料,重点介绍全新世约一万年来气候变化的历史与分期,介绍人类活动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当前有关气候变化趋势的一些主要观点。

第六章  古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机制

          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驱动因子、气候系统的响应过程以及古气候变化机制研究的数值模拟。

 

主要参考书:

1. Williams et al.(刘东生等编译),《第四纪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1997。

2. Bradley, Paleoclimatology, Academic Press, 1999.

 

                                撰写人:   丁仲礼(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撰写日期:  2003年05月

 

 

 

 

 

 

 

 

 

 

 

 

 

大纲编号:S070905ZJ006

黄土与沙漠

Loess And Desert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20/1

 

预修课程:

第四纪地质学、第四纪年代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地貌学、沉积学、自然地理学等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黄土由风力从沙漠中搬运而来,因此可将黄土和沙漠视为一环境耦合系统,其形成演化同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过程有密切关联,同时黄土和沙漠沉积保存了气候、环境演变的丰富信息,为研究全球变化的理想材料。本课程将主要讲授全球黄土和沙漠的分布、成因、演化以及研究方法与研究现状,目的是使听课学生对这一研究领域有较全面的了解。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全球黄土的分布、成分与成因

        在简要介绍全球黄土分布的基础上,重点介绍黄土风成概念以及支持黄土风成学生的各类证据。

第二章  黄土的地层与年代

        以中国黄土和中亚黄土为例,介绍黄土的地层结构特点,定年手段,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对比,突出黄土沉积的连续性。

      第三章  气候、环境变化的黄土记录

        介绍如何运用沉积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从黄土沉积中提取气候、环境变化的指示,建立第四纪气候变化的时间序列。

      第四章  黄土与古气候

        介绍如何以黄土为材料,研究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古风场变化、沙漠分布变化、岩石圈变化等问题。

      第五章  全球沙漠分布与成因

        介绍沙漠分布与大气环流、海陆构型、人类活动的关系。

第六章  全球主要沙漠演变史

        重点讲授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全球主要沙漠的演化历史与原因。

第七章  沙漠化的现状与成因

        重点介绍当前全球不同地区沙漠化的过程,以及与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和地质因素的关系,同时介绍沙尘暴问题。

 

主要参考书:

1. 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1985。

2. 朱振达等,《中国沙漠概论》,科学出版社,北京,1980。

                               撰写人:   丁仲礼(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撰写日期:  2003年05月

 

 

 

 

 

 

 

 

 

 

 

大纲编号:S070905ZJ007

湖沼与全球变化

Limnology and Global Change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授湖泊、沼泽的基本概念、沉积作用过程及沉积物特征,系统探讨湖沼沉积环境记录在全球变化中的应用,指出湖沼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湖泊、沼泽形成的地质背景和自然地理条件,掌握常规的研究方法,能够独立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湖沼的研究历史;

全球变化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最新进展。

第二章  湖沼概况

湖沼的地理特征、地理分区;

湖沼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第三章  湖泊的成因类型

湖泊的主要成因类型;

不同成因类型湖泊的特征与空间分布;

不同类型湖泊的形成过程、形态特征和重要术语。

第四章  湖泊水循环与水动力

湖水的补给与排泄,湖盆水循环过程;

湖泊水动力在水平、垂直方向的行为特征;

湖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湖水的污染与富营养化状况。

第五章  湖泊沉积

我国湖泊沉积物的类型(碎屑、化学、生物沉积);

影响我国湖泊沉积物特征的主要因素

第六章  湖泊沉积记录研究方法与全球变化

湖泊沉积的沉积学、地球化学和生物学研究方法;

各类代用指标的气候、环境意义;

分析湖泊沉积物提供的气候、环境信息的区域性和全球性;

湖泊沉积环境记录在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第七章  湖泊资源

湖泊水资源、生物资源、盐湖矿产资源

第八章    沼泽堆积物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沼泽成因分类以及不同类型沼泽的背景和形成过程;

沼泽堆积物的特征;

沼泽堆积物的研究方法及气候环境意义。

第九章    湖沼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 刘东生 等编译,《第四纪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1997(M.A.J.Williams, D.L.Dunkerley, P.De Deckker, A.P.Kershaw, T.J.Stokes, Quaternary Environments. Edward Arnold, 1993)

(2).金相灿等著,中国湖泊环境.第一册,北京:海洋出版社,1995. 
(3).金相灿等著,中国湖泊环境.第二册北京:海洋出版社,1995. 
(4).金相灿等著,中国湖泊环境.第三册北京:海洋出版社,1995.
(5).陈伟民,黄祥飞,周万平等编著,湖泊生态系统观测方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撰写人:  游海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5ZJ008

生物地球化学

Biogeochemistry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地球化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亦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生物地球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与全球变化之间的关系。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导论

生物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历史和现状,发展趋势

第二章       生命起源与演化简介

元素的起源与演化,元素的分布和分配,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简介

第三章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光和作用过程;光合作用中的同位素分馏

第四章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地球与地球系统,大气圈、岩石圈、陆地生物圈的主要生物地球化学反应

第五章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碳、氮、硫、磷、汞、放射性核素、有机污染物等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教材:

   暂无

主要参考书:

1. 韩兴国等,生物地球化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北京,1999

2. Schlesinger W H,Biogeochemistry: An Analysis of Global Change(2nd ed).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7

3. Schulze E-D et al,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in the Climate System.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2001

撰写人 李玉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

撰写日期2010年05月

 

 

 

 

 

 

 

 

 

 

 

 

 

 

 

 

 

 

 

大纲编号:S070905ZY001

构造地貌学

Principles in Tectonic Geomorphology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 20/1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第四纪与地貌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构造地貌学是近十几年快速发展的构造地质学与地貌学交叉的新兴学科分支。有别于侧重描述地球表面起伏形态和演化的传统地貌学,构造地貌学认为地形地貌是构造、气候和地表侵蚀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强调对地表过程的机理性研究。与传统大地构造研究不同,构造地貌学强调浅表侵蚀过程直接参与造山作用及与构造变形的耦合。本课程介绍构造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介绍该领域当前国际研究的前缘及其进展,适用于构造地质学专业,活动构造和地貌学等专业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构造地貌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密切结合已发表的重要研究实例,使学生对最新研究动态有清晰的了解。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数字高程模型及地貌面标志

1.  数字高程模型

2.  典型地貌体和地貌面 如:阶地,冲洪积扇,海蚀平台和海(湖)岸线等

3.  河流地貌和冰川地貌

第三章 活动构造和地震

1.应力,断层,褶皱和地壳均衡原理

2.活动断裂

3.地震和古地震

4.构造运动强度的不同时间尺度量化

第四章 定量河流地貌学

1. 河流纵剖面和平面几何特征

2. 河流下切速率的量化

3. 河流对活动构造和抬升的响应

4. 研究实例

第五章  新的测年方法及在构造地貌研究中的应用

1.  U-Th/He和裂变径迹低温测年

2.  He3-He4超低温热年代学

3.  原生宇宙成因核素的暴露和埋藏年龄

4.  量化侵蚀速率的研究实例

第六章  地形地貌景观演化的数值模拟

1.  现代与传统地貌演化理论的比较

2. 一维的边坡过程和基岩侵蚀模型

3.  造山带尺度的地貌景观演化模拟

 

教材:

(1) Burbank D. and Anderson, B. (2000) Tectonic Geomorphology. Wiley-Blackwell.

(2) Schumm S., Dumont J. and Holbrook J. M. 主编 (2000) Active Tectonics and alluvial riv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参考书

(1) 近年来各类专业期刊上刊载的文献.主要包括:《Journal Geophysical Research-Earth Surface》、《Journal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Tectonics》、《Geology》、《GSA Bulletin》、《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Geomorphology》、《Geomorphology》、《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Science》、《Nature Geoscience》等

(2) Willet, S., Hovius, N. Brandon, M. and Fisher D.M. 主编, Tectnonics, Climate and Landscape Evolution, Penrose Conference Series, GSA special paper 398, 2006.

(3) Summerfield M. 主编, Global Geomorphology, John Wiley &Sons, Inc.,

(4) Leopold, L. B. Wolman M. G., Miller, J. P., Fluvial Processes in Geomorph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撰写人:刘静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5ZY002

古地磁与环境磁学

Paleomagnetism and Environment Magnetism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20/1

 

预修课程:地磁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古地磁学曾经为板块构造和海底扩张理论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观测和实验数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古地磁学已成为研究地球深部过程的有效手段之一。环境磁学则是在地磁学与环境学科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本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古地磁学和环境磁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内容提要: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岩石磁学基础

      第三章  实验方法与古地磁数据分析        

      第四章  磁性地层

      第五章  古地磁与地球内部过程

第六章  环境磁学

 

主要参考书:

Butler, R. F. , Paleomagnetism: Magnetic domains to geologic terranes, online available: www.geo.arizona.edu/paleomag/book/

                          撰写人:   朱日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撰写日期:2003年05月

 

 

 

 

 

 

 

 

 

 

 

 

 

 

 

 

 

 

 

 

 

 

 

 

 

 

 

 

 

大纲编号:S070905ZY003

古生态学

Palaeoecology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 54/3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史学、生态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也可作为第四纪地质学及环境科学、生物学相关专业研究生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古代生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能够根据所搜集到的生物化石和沉积岩石、沉积物资料去推测古代环境,恢复与重建地球环境变迁与生物演化的历史,并借以研究矿产形成的规律,有助于矿产资源普查勘探的预测。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古生态学的内容与意义

           古生态学的定义与内容,古生态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及其理论意义,古生态学的实用价值,古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第二章    古生态学发展简史

                  世界古生态学简史,中国古生态简史。

第三章    古生态学的生态学基础

                  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及其演化,海洋生物生活方式与海洋分区。

第四章 古生态学研究的原理和途径

第五章 现实主义原理的应用和实证古生物学

       现实主义原理的功效,现实主义原理的应用实例,现实主义原理的局限性和正确运用。

第六章 形态功能分析和习性古生物学

       形态功能分析的基础,形态功能分析在恢复灭绝生物生活方式上的应用。

第七章 埋藏研究方法

       化石产生学与埋藏学,化石埋藏过程及其因素,埋藏环境的判别。

第八章 地史时期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物间相互关系的一般概念,古今生物相互关系的体现。

第九章 遗迹化石及其意义

       遗迹化石的特征及分类,各类遗迹化石简介,遗迹化石的地质意义及古生态意义。

第十章 环境标志与应用古生态学

       化石群与岩相的关系,古生态学在古环境研究中的作用,各种环境因素的判断, 古代海洋相带的划分。

第十一章 化石群落和生态地层学

         化石群落和生物礁古生态学,生态地层学和群落古生态,生态地层学研究的若干实例。

第十二章 天文古生态学

         引论,天文因素的古生态效应,天文古生态学的哲学意义。

第十三章 地球化学在古生态学中的应用

         同位素古生态学,痕量元素古生态学

第十四章 数理统计在古生态学中的应用——定量古生态学

         研究简况,定量古生态学简单研究法

第十五章 古生态学野外调查

         野外观察和采集,野外素描照相及古生态剖面草图的绘制

第十六章 古生态综合分析和图解

         室内资料整理和生物生存条件的恢复,古代生物群落分析和沉积盆地发展历史的研究

 

教材:

(1)潘云唐:《古生态学》(一)、(二)、(三)、附图一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讲义,北京,2001

参考书:

    (1)杨式溥,《古生物学》,地质出版社,北京,1993

(2)J.R.Dodd&R.J.Stanton著,《古生态学概念与应用》,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集体翻译,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1990

    (3)W.C.McKerrow著,《化石生态学》,杨式溥译,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

    (4)D.V.Ager著,《古生态学原理》,王仪诚译,科学出版社,北京,1981

(5)A.J.Boucot著,《海洋底栖古生态学原理》,陈源仁译,海洋出版社,北京,1994

(6)P.Shipman, Life history of a fossil: an introduction to taphonomy and palaeoecology, Cambridge, Harvard Univ, 1981.

 

   

                                         撰写人:  潘云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5ZY004

古人类学

Palaeoanthropology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 20/1

 

预修课程:

普通生物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同时面向动物学、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等专业的研究生。:通过对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的概貌和少量细节的学习,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自身和其文化的历史都是不断地有简单到复杂,有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研究古人类学的意义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斗争

第二章  对人类起源认识的简要历程

达尔文和赫胥黎的贡献,新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延长人类历史的记录,改变对起源地区的认识,人类定义改变的后果

第三章  人是古猿变的

人类的前驱—灵长类,人类祖先的近亲—古猿,古猿如何变成人

第四章  人类演化的最早阶段

原初人、地猿等和多种南方古猿

第五章  直立人阶段

体质形态(中国的、东南亚的、非洲的和欧洲的)

第六章  早期智人阶段

体质形态(中国的、东南亚的、非洲的和欧洲的)

第七章  晚期智人阶段

现代人起源争论的两个主要假说,人种的形成

第八章  古文化

导论(旧石器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意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研究方法),中国旧石器考古简介(研究简史,成果举要),欧非旧石器考古简介

第九章  人类演化的趋势

演化模式的变化,现代人的体质特点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吴汝康,《人类的诞生与进化》,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北京,2002

(2)吴新智等,《中国古人类遗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1999

(3)理查德·利基,《人类的起源》(吴汝康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1995

(4)吴新智等,《人类进化足迹》,北京教育出版社,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北京,2002

(5)吴汝康等主编,《中国远古人类》,科学出版社,北京,1989

(6)吴汝康,《古人类学》,文物出版社,北京,1989

(7)吴汝康等,《人类发展史》,科学出版社,北京,1978

(8)张森水,《中国旧石器文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天津,1987

                    撰写人:   吴新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撰写日期: 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5TL001

应用第四纪科学讨论课

Seminar in Applied Quaternary Science

 

课程属性:讨论课                     学时/学分:20/1

 

预修课程:

教学目的和要求:

第四纪是地球演化的最新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突出特点是出现了人类。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资源环境的活动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与第四纪科学有关。第四纪科学不仅要研究自然与人类的进化与发展,同时也要为自然与社会的发展做出实际的贡献,这就形成了应用第四纪科学,它是第四纪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运用这门科学为社会服务的途径和方法。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第四纪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天然水资源的分布规模与开发利用,温泉矿泉的类型,分布与用途,盐湖与盐矿,火山喷发物的类型与用途,地貌景观的开发与地质公园的建立。

第二章 工程建设中的第四纪地质问题

工程(机场、码头、矿山、水库、工厂、道路等)选址与第四纪地质问题,沉积类型与工程地基,河、湖、水库淤积物的清理与利用,城市建设中的第四纪地质环境问题。

第三章  第四纪地质作用与自然灾害

     侵蚀作用于水土流失,环境变迁与土地荒漠化,滑坡、泥石流的地质背景与预防,活动构造与地震、火山

第四章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古人类的生存环境及其对人类进化的影响,考古发掘中的第四纪地质问题,中国西部开发中的第四纪科学问题。

第五章 第四纪地质学的应用前景

             

主要参考书

(1)       陈福斌 等主编,《中国应用第四纪学科研究—全国第二届应用第四纪学术会议论文集》,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成都,2000

(2)       裘善文 主编,《中国东北地貌第四纪研究与应用》,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长春,2008

撰写人:  刘嘉麒、游海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2010年6月

 

 

 

 

 

 

 

 

 

 

 

 

 

 

 

 

大纲编号:S070905TL002

古环境研究进展讨论课

Paleoenvironmentology Seminar

 

课程属性:讨论课                    学时/学分:20/1

 

预修课程:

古环境学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讨论班是为第四纪地质学及其相关专业研究生开设的提高班。在同学们掌握了古环境学基本理论和重要研究方法之后,通过对近年来古环境研究进展的讨论学习,使其能够对学科前沿领域的某些方面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内容提要:

第一章 测年研究新进展

第二章 风成沉积研究新进展

第三章 湖泊、泥炭、树轮研究新进展

第四章 石笋研究新进展

第五章 海洋沉积研究新进展

第六章 冰芯研究新进展

第七章 古人类学研究新进展

 

教材:

   暂无

主要参考书:

暂无

                              撰写人:李玉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

撰写日期:2010年05月

 

 

 

附件:
地质学一级与二级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大纲(2010).doc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