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部分党员同志对习总十二届一次会议闭幕式上讲话的相关学习

  • 日期:2013-04-07
  • 1258

 

周翊

 

1、你是如何理解中国梦、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让我们对中国梦的认识更加深化——不仅阐明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这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更重要的是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了方向与路径,这就是“三个必须”: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精神

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和民族更是这样。没有人的精神的有力支撑,就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

新的历史时期,呼唤新的时代精神。新中国成立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为中国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这就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时代标志,改革创新精神同样根植于中华文化传统之中。但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某些阶段,尤其是封建社会末期,我们也曾闭关锁国、抱残守缺,造成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苦难。而当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获得精神大解放,并在中国精神中汇入改革创新这一最鲜明的时代精神特质,就立即激发出无与伦比的正能量,成为引领中国腾飞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

中国梦

关于中国梦,我的理解是:中国梦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趟过深水区,踏过地雷阵。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大的政治觉悟和感情推进改革,打破制约中国梦实现的不合理利益格局,消除阻碍中国梦实现的不正当行为,为中国梦的实现扫清障碍,铺平道路。中国梦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在13亿人的国度中实现共同富裕,在西方主导的世界格局中实现大国的和平崛起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全新的事情、全新的探索、全新的实践。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寻常的做法,更不能因循守旧,要以创新的精神寻找新方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采取新举措,用创新走出新路,用创新实现新梦。

中国力量

中国力量是一股汇集起来就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凝聚力量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局面和态势。实践证明,单一结构和相对单一的结构并不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所有社会成员都涌向同一个阶层、同一个群体,既没有可能,也不是正常的社会现象。我们要在消除不利于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的不利因素,克服阻碍社会群体创新奋进的不良现象,营造各尽其能的氛围和环境,把各个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等等方面下大力气,使得各个社会阶层与群体都能享有自己可得到的和应该得到的权益与利益,都能在通向中国梦的征程中找到自己的应有位置和恰当位置。

 

2、你如何理解讲话中提到的“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习近平总书记说,“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语出:战国 《尚书 周官》,直译为:功高由于有志,业大由于勤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这可以说是古今中外所有个人、团体、国家获取事业成功的共同经验,谁都无法例外。这是两个各自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层面,要建功立业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曰立志,二曰勤勉,立志是建功立业的前提,勤勉是建功立业的保障,无志不足以行远,无勤实难以成事。

    先说立志。要完成伟大的功业,必须首先树立伟大的志向,有了志向,就有了明确清晰的前进目标,就有了源源不尽的前进动力,就为事业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民来说,最大的志向就是“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也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明察秋毫,看清世界潮流,顺应民心所向,集思广益,为我们制定的正确奋斗目标。这一伟大志向,美好、壮丽而动人,想一想都让我们心潮澎湃,无限神往,必将极大地激励国人的奋斗精神,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聚集一切智慧与才能,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巨大力量。

    再说勤勉。平心而论,与勤勉相比,立志还是比较容易的层面,多表现在思想和语言上,而勤勉则更多体现在长年累月默默无闻的艰辛劳动上。一个勤字,包括勤劳、勤奋、勤勉、勤俭、勤恳、勤谨,其核心就是做事尽力,不偷懒,勇于担当,不推诿,任劳任怨,不计较。具体来说,劳动者要发挥聪明才智,勤奋工作,积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力军和生力军作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克己奉公,勤政廉政,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办实事,多出政绩,造福桑梓;莘莘学子,则要勤奋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学海遨游,不惧寒窗苦读,不断充实自己,早日合格成才。

 

 

 

 

 

 

 

 

3、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对比?为什么提出了中国梦这个概念?

 

梦想对一个国家而言,就像一个人的灵魂、一台电脑的软件、一艘船的导航。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很久没有“做梦”的中国人也开始自信地拥有了自己的梦想。近段时间,不仅中国人在热议“中国梦”,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在讨论“中国梦”。

有一些媒体认为“中国梦”与“美国梦”是不同的梦想,内涵与外延都不同,是完全两种不同的价值体系,甚至认为“中国梦”与“美国梦”已经成为一组对抗性的概念。但是,“中国梦”与“美国梦”本质上都含有“美好生活源于辛勤劳动”这一意涵,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同采访十八大的中外记者见面时所说的“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因此,我们应该秉持包容互鉴的态度来看待“中国梦”与“美国梦”。

相比于“美国梦”的个人奋斗,“中国梦”更像是一个国家的集体梦想。一百多年前的1911年,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欲使中国为世界最强之国,最富之国,又政治最良之国”的“中国梦”。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国领导人再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富国兴邦”的“国家梦”当然重要,因为只有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才能确保民众美好生活梦想的实现。同时,“美好生活”的“个人梦”也同样重要,因为13亿普通中国人改变命运的冲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实实在在的“梦想之源”。13亿普通中国人的“个人梦”汇聚在一起,构成了多元一体的“国家梦”。因此,个人的幸福和国家的富强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两部分。

从强调和谐性的角度来说,“美国梦”需要借鉴“中国梦”。当个人层面的“美国梦”上升到国家层面时,这个梦想更多的意味着“强大”和“霸权”。世界的当然领导者和惟一主导国,这成为国家层面的“美国梦”。而“中国梦”植根于几千年来中华文化中的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这一和谐思想在今天的中国表现为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上表现为倡导和谐世界。正由于“中国梦”的和谐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不会在未来演变成“霸权梦”。

 

 

 

 

 

 

 

 

 

刘兴

1、你是如何理解中国梦、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

31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他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当前,正值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之关键时期,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须’”的观点,真可谓恰逢其时,意义深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航向。

“必须走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走中国道路,即是指坚持走中国特色主义道路。历史和现实无可辩驳地证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新的伟大实践中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一条光明之路、吉祥之路、希望之路,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坚持走中国道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致力于制度创新,注重科学和民主决策,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国家才能发展,国家才能振兴,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的道路基础。

“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弘扬中国精神,即是指广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广泛弘扬中国精神,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乐于奉献,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学习好、宣传好、继承好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先辈们的优良作风和传统,把全体人民联系在一起,不断地通过中国精神凝聚形成全国人民的向心力。唯有如此,国家才能繁荣,国家才能昌盛,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凝聚中国力量,即是指紧密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会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会拥有广阔的空间。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紧密凝聚中国力量,坚定对改革的信心与决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出力,为民造福,把中国的改革“红利”做大做强,把“幸福”两个字写进人民群众的心里。唯有如此,国家才能兴旺,国家才能发达,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汇集磅礴的力量之源。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要不断建设的梦,发展的梦,实现的梦。只要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深刻理解这个“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始终坚持走中国道路,广泛弘扬中国精神,紧密凝聚中国力量,我们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发展好、建设好、实现好。 

 

2、你如何理解讲话中提到的“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3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这可以说是古今中外所有个人、团体、国家获取事业成功的共同经验,谁都无法例外。这是两个各自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层面,要建功立业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曰立志,二曰勤勉,立志是建功立业的前提,勤勉是建功立业的保障,无志不足以行远,无勤实难以成事。

    先说立志。要完成伟大的功业,必须首先树立伟大的志向,有了志向,就有了明确清晰的前进目标,就有了源源不尽的前进动力,就为事业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国人历来推崇立志,有很多名言面世并广为流传,如“志当存高远”“有志者,事竟成”“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鸟贵有翼,人贵有志”“不怕路远,就怕志短”等,都是经验之谈。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民来说,最大的志向就是“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也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明察秋毫,看清世界潮流,顺应民心所向,集思广益,为我们制定的正确奋斗目标。这一伟大志向,美好、壮丽而动人,想一想都让我们心潮澎湃,无限神往,必将极大地激励国人的奋斗精神,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聚集一切智慧与才能,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巨大力量。

    再说勤勉。平心而论,与勤勉相比,立志还是比较容易的层面,多表现在思想和语言上,而勤勉则更多体现在长年累月默默无闻的艰辛劳动上。一个勤字,包括勤劳、勤奋、勤勉、勤俭、勤恳、勤谨,其核心就是做事尽力,不偷懒,勇于担当,不推诿,任劳任怨,不计较。具体来说,劳动者要发挥聪明才智,勤奋工作,积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力军和生力军作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克己奉公,勤政廉政,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办实事,多出政绩,造福桑梓;我军官兵,要苦练杀敌本领,努力提高技战术水平,按照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提高履行使命能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文艺工作者,要勤学苦练、勤于创新、苦心孤诣、精雕细刻,为人民提供更多艺术性思想性俱佳的精神产品;莘莘学子,则要勤奋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学海遨游,不惧寒窗苦读,不断充实自己,早日合格成才。

天道酬勤,功不唐捐。可以坚信,只要我们坚定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辛勤劳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孜孜矻矻,夙夜在公,就一定会迎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辉煌明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

 

 

 

 

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的中国梦,但这个道路似乎越来越难走,请指出一些你认为不合理的现象及出现原因,对于问题的解决又有什么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民经 济得到飞速发展,但随之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一些社会问题,腐败现象便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尽管我们党始终保持了对腐败问题 的高度警惕,始终将反腐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与腐败现象作斗争,但仍未能完全遏制其蔓延之势。这种状况已经引 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忧虑。从各国情况来看,在三种情况下有可能出现较大规模的腐败现象:一是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起飞时期,高速的经济增长带来大量的社会财富,监督官员的法律机制没有完全建立,从而导致贪污受贿等现象大量发生。二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期,传统中央经济计划机制由新旧双轨激励机制所取代,再加上产权关系不明晰,容易使国有财产变成领导者的财产,结果出现了较多的公化为私的事例。三是政府权力过大,通过各种审批权控制了社会各个方面,而对政府的社会监督以及防范和打击腐败现象的法律制度还没有得到完善,也增加了财富和权力交换的机会和可能。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腐败现象就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再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先后推出,必然会留下一些或大或小的漏洞,被腐败分子所利用。而根本的原因在于价值观的扭曲缺失。

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多管齐下。因此应该注意从以下几面进行应对。

(一)加强教育与自我教育。 邓小平同志指出,对贪污腐化和 滥用权力的现象,我们主要通过二个方面来解决,一个是教育,一个 是法律。教育在这里主要指对党员干部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 其核心问题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真正过好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色情关和人情关,拒腐防变。 努力使领导干部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纵观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我们不难发现:没有哪一个腐败分子是 从一开始就腐败的,而是一步步的走向堕落的深渊,最终成为人民的 公敌,社会的败类。这与其自身的修养休戚相关。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自以为是,一方面自己不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政治素 质;另一方面以各种理由、借口,推托组织上的各种理论学习,或者 不重视,只当耳旁风。这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态度,最终导致原则立场不坚定、政治素质不过关、思想作风不健康,这就给了投机者以可 乘之机,以金钱、色情等手段进行诱惑、拉拢和腐蚀,使得腐败现象 得以滋生延续。所以,必须加强领导干部的教育与自我教育。要加强教育,注重预防,筑严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把讲理想,讲信念 作为永葆党员行进性的根本要求, 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全过程、 各方面, 体现在反腐倡廉的各阶段、各环节。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近年来揭露出来的问题说明,我们在管理上、制度上存在不少漏洞,在领导作风上存在严重问题,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要吃一堑长一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堵塞漏洞,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坚决克服官僚主义。要在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中,扎扎实实地加强勤政廉政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相适应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消除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革命导师列宁说过: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古今中外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为了遏制腐败现象,保持各级政府部门的清正廉洁,要进一步健全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使滥用职权的越轨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制裁和纠正,使弄权营私者无隙可乘。

(三)严把用人关。反腐的重要环节在用人上,以任人唯亲、任人唯近、任人唯庸为用人原则,非但腐败不能消除,而且还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甚至危及我们的国家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中纪委委员、江西省纪委书记马世昌在总结反腐败的经验教训时指出:要知道,提拔一个好干部,能激励一批干部,树立正气;反之,提拔一个坏干部,便打击一批干部,带坏风气。可见,从严治党、消除腐败首先还是要搞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干部的推荐选拔任用过程中真正贯彻中央提出的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以及四化的方针,干部队伍纯洁了,腐败之风也就会渐小渐消。

(四)严格权力范围,保证决策执行民主化。 腐败与权力是休戚相关的,腐败多表现在滥用职权、权钱交易,因此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进行一定的规范限制是很有必要的。中纪委书记尉建行同志尖锐地分析道,从陈希同,王宝森问题来看,一是对领导班子成员授权不能太大,更不能形成一个人大权独揽,„„二是个人行使权力,要严格按民主集中,原则办事,不得越权,不得擅权,更不能侵权。只 有在权力行使中坚决推进民主化,才能有效地杜绝一言堂宗派主义。在日常政务活动中,要十分注意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将权力界限划分清楚,才能保证干部执行职权时的合法合理。

(五)适当提高收入水平。近几年来,虽然我国多次提高国家公务员的收入,但其合法收入与其相对应的消费而言省市间处于不平衡状态。所以在我国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公务员的收入,使其能以合法收入满足其正常消费。另外,对于国家公务员,应大力增强其收入的透明度,将他们收入水平公之于众,使其隐性收入明朗化,以便更好的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六)加大处罚力度。目前,国家已经制定出台了许多政策、法令来约束惩治腐败分子,但腐败现象似乎仍在蔓延,可以看出,惩治腐败的力度仍要加大,强度更要增强。当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面前不能人人平等的事件时有发生,使法律成为一纸空文,失去威慑的本色,应有的强制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因此,对于腐败分子,绝不能姑息迁就,而应毫不留情,从严惩处。对于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反对四项基本原则,或严重丧失政治立场的党员干部应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并开除党籍处分;对于贪污受贿、失职渎职或违反其他财经纪律的腐败分子,应没收其非法所得并视情节轻重进行党内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腐败是社会存在的毒瘤,是导致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和认同度。目前,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既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又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既发扬优良传统,又坚持改革创新;既严厉惩治腐败,又有效预防腐败,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整体推进、健康发展。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局面。

 

 

 

 

 

 

 

 

 

 

 

 

 

 

 

 

刘立斌

1.你是如何理解中国梦、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

(1)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

(2)中国精神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开创的延安精神为基础,追寻中华民族精神传承,歌颂普通人平凡的付出,以精神的力量创造奇迹的故事,把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进一步诠释来弘扬时代主旋律,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致,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而共同奋斗。中国精神,是指生发于中华文明传统、积蕴于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在近些年中国的快速崛起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国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显示。中国精神与今日全球时代中国应有的国家利益、国家责任以及国家荣誉相匹配,并有益于且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人类发展的健康方向。大致说来,中国精神包含如下交织并相通的诸多方面:刚柔相济、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中国精神的两大核心价值:和谐与中道;持续不断的生成、创新与转化精神;共同的华夏认同及其卓越的包容性与涵摄力。现代中国精神的生成包含三重内涵:第一重内涵即中国民族精神依其内在的历史逻辑向现代中国国家精神的转化;第二重内涵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重内涵即在开放的现当代世界中现代中国精神的建构。

(3)中国力量:一段至关重要的历史,一个社会必须容纳的一个群体,一个民族必须赞颂的一种精神公共决定了一个国家必须具备和厚积的一种力量,那就是中国力量。中国力量的源泉是执政为民的党和政府、繁荣稳定的经济力量和秉承数千年文化底蕴、富有爱心而又勇于奉献的全国人民。中国力量应该包括中国力争成为受世界尊敬的文化大国的文化战略;在中国政府政治、外交方面的援助下,中国企业进军埃塞俄比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构筑新的华人网络的现状;在全球性金融危机、资本收缩的情况下,中国投放巨额公共资金,扩大内需,投资银行飞速成长,凭借雄厚资金,收购外国企业等状况,剖析驰骋世界的China Money的实力等。

2.你如何理解讲话中提到的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尚书-周书》中有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想要有崇高的功绩,唯一的途径是立下坚定远大的志向;想要自己的业绩广泛,最好的办法是勤快、勤劳。

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的中国梦,但这个道路似乎越来越难走,请指出一些你认为不合理的现象及出现原因,对于问题的解决又有什么建议?

现象: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地追求经济增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