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院 “科教结合”教育创新项目2009年度奖学、奖教金颁奖大会暨地质地球物理教学研讨会在京举行

  • 日期:2010-11-02
  • 1524
2009年12月11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与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三家,联合召开了“科教结合”教育创新项目(以下简称“科教结合”项目)2009年奖学、奖教金颁奖大会暨分学科教学研讨会。 “科教结合”项目委员会主任、地球科学学院执行院长魏东平教授主持了颁奖大会,他首先请研究生院主管教学工作的苏刚副院长介绍了该“科教结合”项目的总体情况。苏刚教授指出,“科教结合”项目是中国科学院探索科教如何创新结合的一个创新机制与模式,其宗旨是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实现教学与科研阶段无缝连接,进而扩大研究生院与各培养单位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的优秀科研人才。 苏刚教授进一步指出,该项目设有专项经费支持,主要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优秀学生实施奖励机制。本年度,研究生院共获得七项奖励项目,其中地球科学学院有两项。苏教授同时简略介绍了研究生院课程内容建设方面的工作,通过设置讨论课与文献阅读课,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他希望将研究生院优秀课程打造成为示范课及精品课程。最后,苏教授再次对各研究所促进课程改革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表示感谢。 魏东平教授接着简要回顾了地学院近三年来,学生培养与课程设置等的基本情况,着重介绍了本年度“科教结合”项目奖教金与奖学金的评选情况,宣读了获奖者名单:本年度获奖教奖学者共计101人,其中获“教学贡献奖”和“教学成就奖”者64名,其中大气物理所20人、地质地球物理所28人、地学院本部16人;获奖学金者包括“励志奖”2名和“优秀奖”35名,其中大气物理所17人、地质地球物理所10人、地学本部10人。 苏宏、牛晓莉、刘荣华、吕静老师为获奖学生颁发了奖状,来自大气物理所的陈卫同学代表获奖学生发表获奖感言,表示该项奖学金是对同学们的肯定与激励,并会尽更大努力为科研增砖添瓦;随后,张健与王英辉两位老师为叶正仁等60位获得本年度“教学贡献奖”的教师颁奖;苏刚副院长与地学院章文波副院长为滕吉文、徐荣华、徐文耀及季仲贞四位长期执教于地学院讲台的老教授颁发了“教学成就奖”并将会议推向高潮。 滕吉文院士代表获奖教师发表获奖感言,他认为教育是科研的基础,而其中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则是最为关键的;他指出目前教学互动的效果是所有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而资源稀缺、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则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最后他强调只有培育出优秀人才,教师才能推动科技长足发展。 在会议第二阶段的分学科教学研讨会议中,其中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科的教学研讨由地学院副院长章文波与苏宏两位老师主持。滕吉文、徐文耀、徐荣华、叶正仁、陈代钊、白武明、王谦身、李铁胜、孙若昧、史保平、林秋雁等老师参加研讨会并发言。这些老师大多是长期执教研究生院讲台的老教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针对如何提高教与学互动质量问题,这些老师各抒己见。 与会老师普遍认为,研究生不应该是大学的延续,而是一个注重将知识向科学层面转化的新的阶段。将厚书讲薄,再从薄讲厚的启发式教学,这实际上是知识-技能-创造-成品的转化过程,只有让所有学生掌握知识、继承传统并予以扩大创新,才能占领科研与经济等领域的高地。而对于如何提高针对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教学质量问题,与会老师则各自介绍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比如采用动画演示、空中课堂、学术交流等等更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授。本学期来,随着讨论课与文献阅读课的设置,研究生院课程建设改革初见成效,但学生就业难也是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的原因之一。有的与会学生则强烈建议学校设置开放基金,以便自己申请感兴趣的课题,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 最后,苏刚副院长对讨论会进行了总结,并强调学校空中课堂通过IP限制及密码设置进行安全保障,广大师生可以通过课程网站进行广泛互动,并且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也至关重要;然而,授人以鱼不若授以渔,单凭短短几十个学时讲授、学习某门课程都是不可能的,这更多有赖于课下功夫。 地学院: 张克亮 魏东平 供稿
Baidu
map